07年4月“英语国家概况”新大纲中文考点(1)
1. Land and People 国土与人民
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 英国的不同名称及其区域
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UK.首都伦敦。它包括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
不列颠诸岛:包括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几百个小岛。
爱尔兰岛:岛的北部地区,即北爱尔兰属于联合王国;岛的南部地区,称为爱尔兰共和国或爱尔兰,1949年独立,首都是都柏林。
三个政治区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
由于帝国主义扩张,英国成为一个帝国。两次世界大战后,其殖民地不断独立,大英帝国逐渐消失,1931年由英联邦取代。
英联邦:是由原英国殖民地组成的一个自由联合体,各独立成员国间,根据贸易协议实行经济合作。英联邦没有特别的权力,目前有50个成员国。
2. Origins of the Nation 英国的起源
Arrival and settlement of the Celts 凯尔特人的到来和迁居
自公元前700年不断迁入,来自东欧及中欧,即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南部。
三次入侵高潮:
第一次是公元前600年,盖尔人。
第二次是公元前400年,布立吞(不列颠)人。
第三次是公元前150年,贝尔盖人。强大的酋长卡西弗洛诺斯,莎士比亚剧本中的辛白林。
技艺:农耕,沼泽地排水,修建房屋,铁匠。
后裔:山地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
语言:是威尔士语和盖尔语的基础。
宗教:德鲁伊德教。德鲁伊德指智者,占星家和占卜者。采用活人祭祀。
Basis of modern English race: the Anglo-Saxons 现代英格兰民族的基础:盎格鲁——撒克逊人
三支日尔曼(条顿)部落的入侵:
朱特人:来自朱特兰岛(现丹麦南部)。酋长亨及斯特和霍塞,帮助肯特国王伏泰根驱逐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后,转而攻击伏泰根,最终亨及斯特成为肯特国王。
撒尔逊人:来自德国北部。建立了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
盎格鲁人:来自德国北部。英国人名字的来源。建立了东盎格利亚,麦西亚,诺森伯利亚。
七王国:肯特,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东盎格利亚,麦西亚,诺森伯利亚。
日尔曼宗教:Tiu战神(星期二Tuesday),Woden主神(星期三Wednesday),Thor雷神(星期四Thursday),Freya和平女神(星期五Friday)。
基督教:修道士哥伦巴,在爱奥那岛建了一所修道院,促使北方和普通人皈依基督教。罗马圣安德鲁修道院的副院长,圣奥古斯丁来到英国,促使国王和贵族皈依基督教(肯特国王埃瑟伯特)。公元579年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罗马传教士与凯尔特传教士的分歧:公元664年在约克郡的威特比举行会议,教皇权威被认同。
盎格鲁-撒克逊部落间不断交战,麦西亚国王欧发,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先后统治。设立郡(县),郡法庭和郡长官(执法范围广泛),狭长三田轮作制(延用至农业革命),采邑制度(领主收租并组织当地军队),议会(贤人会议,现枢密院基础),为英国的形成打下基础。
The Viking and Danish invasions 北欧海盗和丹麦入侵者
从8世纪末,挪威海盗和丹麦人不断袭击英格兰。
9世纪时甚至占领了基督教中心约克郡。
9世纪中叶,威胁到威塞克斯王国,王国首都在温切斯特。
公元879年,威塞克斯国王亚尔弗雷德打败了丹麦人,与之达成协议,规定丹麦人控制英格兰的西部和北部(丹麦法区)。并说服丹麦首领古斯鲁姆受洗成为基督徒。
亚尔弗雷德去世后,纷争又起。
公元980年,北欧海盗再度进犯,“未准备好者”埃塞尔雷德国王征收向人民“丹麦金”。
公元1016年,埃塞尔雷德国王去世,贤人会议挑选丹麦首领喀奴特为国王,英格兰成为斯堪的那维亚帝国的一部分。
公元1035年,喀奴特去世。喀奴特之子哈罗德,哈迪喀奴特先后继任;再后来由“未准备好者”埃塞尔雷德之子——“忏悔者”爱德华统治。
King Alfred and his contributions 亚尔弗雷德大帝及他的贡献
海军:被称为“英国海军之父”。建立强大的舰队,在海战中击败丹麦人,保护海岸并促进贸易。
陆军:改组了“弗尔德”(撒克逊军队),使之更高效。
其它成就:学识渊博,将比德的《英国人民教会史》翻译为英语,发展教育并制订法律制度
这些成就,使他无愧于“亚尔弗雷德大帝”的称号。
The Norman Conquest and its consequences 诺曼人征服及其后果
“忏悔者”爱德华去世后,四个人争夺王位:
A) 挪威国王哈罗德。哈德拉达;
B) 诺曼底公爵威廉;
C) 流放的诺桑布里亚伯爵托斯帝格;
D) 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戈得温森,世袭继承者。
诺曼人征服:流放的C投靠A,两人在斯坦福桥败于D,战败身亡。1066年,D与B的骑兵在森拉克决战,B胜D亡,从此盎格鲁-撒克逊的英格兰消失。D进入伦敦,由约克主教加冕为英格兰国王。随后D镇压北方起义,即“扫平北方”,并建立强大的诺曼政府,对整个国家实行军事统治。
后果:在英格兰完全确立了封建制度,开放了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文明和商业得到发展,引进了诺曼-法国文化,语言,举止和建筑。教会与罗马的联系更密切,教会法庭与世俗法庭被分开。
3. Shaping of the Nation 英国的形成
England's feudalism under the rule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征服者威廉统治下的封建制度
英国的封建制度:在威廉的统治下,英国的封建制度完全确立。规定国王个人拥有所有土地。国王将土地分给贵族,贵族保证服役和交租。成为国王土地承租人的贵族,再把土地分配给小贵族,骑士和自由民,同样要求交租和服役。封建制度义底层的是农奴。
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所有的土地拥有者,无论是承租人还是二佃户,不仅要宣誓效忠于直接领主,而且还要宣誓效忠国王。这样限制了贵族权力的扩大。贵族的地产分散于各处,这样不易于联合起来反叛国王。
大议会:威廉用大议会取代了贤人会议,一年召开三次。
《末日审判书》:为了可靠记录所有的土地,佃户及其财产,并查明他们能交多少税,威廉派官员编了一本财产清册,称为《末日审判书》。此册完成于1086年,记录了当时英国全国总调查的结果,陈述了土地的范围,价值,人口,耕种情况和所有权。现保存在伦敦的公共档案馆里。
宗教:威廉对教会的政策是完全控制,同时造成它拥有权力。任命诺曼人兰佛兰克为坎特伯雷大主教,鼓励高效率的管理,进一步密切英国教会与罗马的关系,同时小心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和权力。在他的统治下,诺曼文化在英国土地上遍地开花,修道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
Conten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reat Charter 大宪章的内容和意义
诺曼人遗留的两件事促成了12世纪和13世纪英国国内的不稳定:
其一是英国在法国境内拥有的土地;其二是诺曼人对罗马天主教的依附。
三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对法战争,极大消耗了英国的财政,最终导致了约翰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对抗。
1215年夏天,在兰尼米德岛举行了会议,贵族代表团将他们的宪章(后称为大宪章)递交给国王和他的顾问们。
1215年6月19日,国王极不情愿地在大宪章上盖上印鉴。
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没有大评议会的批准不得征税;不得随意逮捕拘禁自由民,不依土地法不得剥夺其财产;教会拥有的权利和选举自由不受侵犯;伦敦和其它城市保留其古老的权利和特权;全国统一度量衡。尽管有些条款也允诺普通人更多的权利,但没有涉及农奴的话。
大宪章的意义:尽管大宪章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英国自由的基础,但它陈述的只是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封建关系与法律关系,保证了教会的自由,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大宪章的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Origins of the English Parliament 英国议会的起源
贵族们在亨利三世的内兄西蒙。德。孟福尔的领导下反叛,迫使国王接受“牛津协定”。亨利三世拒绝批准,之后在国王的支持者与封建主组成的军队之间爆发了内战。1264年5月,在刘易斯战役中,国王战败被俘,与爱德华王子被关在监狱里。
1265年,西蒙。德。孟福尔在威斯敏斯特召集大评议会,各县有2名骑士,各镇派2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被看作是最早的议会。
大评议会后来演变为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习惯在威斯敏斯特皇宫会议厅举行。一般只邀请封建主和主教(上议院)开会,而骑士和市民只在特殊场合才被邀出席。下议院可以向国王呈递请愿书,这就是最早的议案。议长奔走于两院之间,联络并约束议员们。此时的议会只有皇室邀请才能召开,其作用是,没有政党和选举。国会最重要的部分是上议院。
The Hundred Years' War with Fra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英法百年战争及其后果
百年战争,指从1337年到1453年的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起因既有领土之争,也有经济利益的冲突。
领土起因:英国国王拥有很大的阿奎丹公爵领地。
经济原因:弗兰德斯地区生产棉布的城镇是英国的主要进口商,在政治上却效忠法国国王。
其它原因:英国试图阻止法国帮助苏格兰人,以及不断觉醒的民族意识。
战争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337年,爱德华三世对法宣战。起初,英国人节节胜利。但占领的土地至1377爱德华去世时又失去了。
第二阶段:1415年,亨利五世重新发动战争,在阿根科特战役中英军大胜,1420年亨利五世被承认为法国国王,1422年去世。
第三阶段:此后法国人民在民族女英雄贞德的鼓舞下,把英军驱逐出法国,到1453年只有加来港还被英军占领。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07年4月“英语国家概况”新大纲中文考点(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