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07年4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5

发布日期:2018-05-23 05:45:59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学习目的和要求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还包括流通过程。这一章我们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结合起来分析资本运动的全过程。资本运动分为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二个方面。分析个别资本运动就是分析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其目的是阐明资本运动过程中经历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及其职能,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阐明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分析社会资本运动,就是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其目的是阐明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与生产过剩危机。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顺序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所以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职能资本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要保持产业资本不间断的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二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不断地接续。资本不仅包含着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而且还是一种运动。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他的货币资本就变为生产资本。这个阶段属于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从市场回到生产场所,把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了生产消费。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商品,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因生产它们从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经过这个阶段,资本由生产要素形式变成商品形式,即由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资本家回到市场,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换回货币。经过这个流通过程,资本家又重新采取了货币形式。不过,资本家换回的货币比原来付出去的货币要多一些,这个货币量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在它运动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只有顺序经过三个阶段,相应的采取这三种形式,才能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在购买阶段,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G-W),这个经济活动本身和一般的商品流通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买卖行为。但和一般商品流通中的货币不同的是,资本家的货币一方面执行着货币的职能,另一方面执行着资本的职能,它是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通过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资本的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是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决定阶段。经过生产阶段,资本不仅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而且资本在数量上发生了增殖。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品本来就是为市场生产的产品,必须把它卖掉,使资本家能够收回它所消耗的预付资本的价值,并且把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售卖收回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顺序地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经过三个阶段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全部运动过程叫产业资本循环。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不仅包含了流通过程,而且还包含了生产过程,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所以只有这种资本才能够决定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至于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虽然在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但由于它们并不支配生产领域,所以,它们也就不能决定社会生产的性质,不能形成独立的生产方式。恰恰相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和借贷资本的性质也是由产业资本的性质决定的。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与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采取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而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形式。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使自己保存和增殖,因此,它不能在完成一个循环以后就停止下来,而必须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样,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也就成为无止境的:

  这个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表明,在产业资本不断运动过程中,不仅进行着货币资本循环,而且还同时进行着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

  货币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是从垫支的货币资本(G)开始,经过三个阶段和三种资本形式的变化,到价值增殖了的(G‘)结束。用公式表示为G—W…P…W’—G‘。生产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就是从生产资本开始,经过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的变化,重新回到生产资本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P…W’—G‘。G—W…P.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经过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的变化,重新回到商品资本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W’—G‘。G—W…P…W’。

  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资本要实现各个阶段不间断的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以下二个条件:

  第一,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同时处在三种形式上,即一部分处在货币资本形式上,一部分处在生产资本形式上,另一部分处在商品资本形式上。只有这样,资本的三种形式才能逐个地依次更替,循环的三个阶段不会中断,资本的循环才能不间断地连续进行。这叫做产业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第二,实现资本不间断的循环不仅要使资本分为三部分,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而且要使每种形式的资本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通过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并且回到原来的形式上来。也就是说,同时并存的三种资本形式都必须不停地进行循环。如果资本中任何一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发生中断,三种职能形式就不能同时存在,资本循环就会停顿下来。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是由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时间、生产资本储备时间和劳动过程中断时间四个部分构成。流通时间是由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构成。由于各个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因而它们的周转速度也不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领域的因素和流通领域的因素。生产领域里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和它们的周转速度。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减少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可变资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它是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来决定的。资本在运动过程中,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叫生产时间,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叫流通时间,这两部分时间的总和构成资本的周转时间。这个时间也就是全部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

  由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不同,它们周转时间的长短也是不相同的。周转时间不同,一定时期内的周转速度也就不一样。为了衡量和比较各个资本周转的速度,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计量单位,因为在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产品都是一年收获一次。如果用“u”表示周转速度的共同计量单位――年(12个月),用“U”表示一定量的单个资本的周转时间,用“”表示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那么,计算资本周转速度的公式就是: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周转速度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因此,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可以分为生产领域中的因素和流通领域中的因素。在生产领域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基本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和生产时间的长短;在流通领域则受流通时间长短的影响。

  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一般说来,生产时间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单独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劳动过程周期性地正常中断时间。

  劳动时间。它是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直接加工制作,完成一件产品所必需的工时。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为了维持生产连续进行所需要的预付流动资本也就越多。

  劳动对象单独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劳动过程因为受产品的性质和制造产品的方式本身制约而发生中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要经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理的变化。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就会发生差距,生产时间要比劳动时间长。在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部门中,预付资本的周转时间会因为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多少而相应地增减。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资料。这种处在储备状态的生产资本是使生产过程连续不断进行的一个条件,从而也是预付资本的组成部分。这种资本的数量越大,储备的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就越长。

  停工时间。劳动过程常常存在周期性地正常中断时间,例如,工人必需休息时间、夜间停工时间以及机器设备必需的停工维修时间等等。在这些时间内,劳动资料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同时中断,但仍然留在生产领域。这部分时间越多,生产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

  流通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基本因素。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资本的流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购买阶段,二是售卖阶段。因此,资本的流通时间也分为二个部分,即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这两部分时间比较起来,售卖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缩短流通时间,特别是缩短售卖时间,对于资本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决定资本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销售市场、原材料、燃料的主要供应地和生产地点的距离,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交易契约规定的交货、付款时间的长短等等。其中,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是使周转时间产生差别的一个经常性的因素。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因素以外,还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是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资本家开办企业时是必须全部地一次预付的。从物质形态上看,它在多次的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实物形式,并且反复地发挥同样的劳动资料的职能。但是,它的价值却不是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全部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逐次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通过产品的出售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收回来,直到它的使用价值完全丧失,它的全部价值才能转移完毕,完成一次周转。

  投在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上的生产资本其价值周转方式则是另一种情况。这部分资本在实物上一次全部消耗,它们的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便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构成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随着产品的出售,全部地一次收回来。这部分生产资本,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在实物上都是一次投入,一次消耗完毕;其价值一次预付,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上去,全部价值都处在流动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流动资本。

  投在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也属于流动资本。资本家投入这部分资本,由工人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重新生产出来,加到新产品中去,通过商品的出售,这部分资本价值又重新回到资本家手中,继续用于购买劳动力。

  在前面,我们曾经根据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是为了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目的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速度。这两种划分方法见表5-1所示:

  如果只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而不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然会抹煞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固定资本的磨损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和作用造成的损耗。无形磨损也叫精神磨损,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原有的固定资本的价值受到损失。

  为了保证生产能够继续进行,把每年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出来,以便将来购买新的机器设备,从物质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资本折旧。逐年用货币形式提取的固定资本价值就叫固定资本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同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为了衡量和比较各个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必须考察企业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即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要计算生产资本各个部分的平均周转,必须把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特殊周转化为周转的同种形式,即转化为以货币来表现的价值周转形式,才可以计算它们的平均周转速度。

  全部预付资本各个部分的平均周转可以用一年的周转次数来表示。计算方法是用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加上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除以预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就是全部预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总周转速度取决于三个因素:(1)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2)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即生产资本的构成。由于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慢得多,因此,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则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慢。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带来剩余价值,运动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增殖的能量就越大,增殖的程度就越高。

  资本运动的速度是指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速度。会影响资本的增殖。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二是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确切地说,可以用较少的预付资本得到同样多的剩余价值。

  乍一看来,资本增殖程度的提高,似乎不单纯取决于雇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提供剩余劳动量的多少,而且还要取决于资本周转本身以及单纯的流通过程,似乎加快周转的资本本身就能自行增殖。实际不然。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使同额预付资本能够带来更多剩余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预付资本周转的加快,使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加快,实际发挥职能的可变资本量增大,年剩余价值就增多,年剩余价值率就提高。

  年剩余价值率,我们用来表示,它是一年中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M)和预付可变资本(V)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的含义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示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也叫剥削率。年剩余价值率(或M/V)所表示的则是以一年为计算单位的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从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推演如下:

  可见,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和同它不能分割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大小。这对于资本增殖程度的高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资本家总是力求加速资本的周转,使同额预付资本带来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运动包括单个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两个方面。这一节就是在上二节分析单个资本运动的基础上,把各个资本家的资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总资本来分析它的运动。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客观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顺利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整个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按照怎样的基本比例关系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学习这一节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一)社会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成千上万个资本主义企业,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单位,都是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它们各自通过自身的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资本家对独立经营的企业所投入的资本,就叫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互相分工,各自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中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它们虽然都拥有自己的资本,独立经营,但它们又必须通过商品交换,互相提供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彼此不能分离。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而相互交错的各个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运动。

  (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还包含个人消费,所以只有从社会总产品出发,即从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所生产出来的社会总商品资本出发,才能对社会资本的运动作出正确的分析。我们分析社会资本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分析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

  应当指出,产品的实物补偿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考察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问题。因为,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不同,社会资本已经包括了所有的个别资本,它在再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只能从它本身的产品中获得补偿,而不能再借助于另外一个资本的产品来获得补偿。正由于这个原因,社会总产品能否和如何在实物上补偿当年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问题,就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现实的和重要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这个问题作了详细考察以后,才可能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在价值上和实物形态上找到互相补偿的另一部分产品,那么,社会总产品就能顺利地实现,从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就能正常地进行。所以,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研究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既然要从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那就必须从价值形式方面和物质形式方面来分析它的构成。

  社会总产品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为计算单位),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三个部分。C代表不变资本价值,即为了生产产品而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这部分价值不是当年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而是过去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这部分价值必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支出。V是可变资本的价值,也就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即工人阶级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是用于满足生产消费所需要的,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消费资料是用于满足个人消费所需要的,如食物、衣服等等。

  同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我们分别以罗马数字“Ⅰ”和“Ⅱ”表示上述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马克思关于把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区分为、、,按实物形式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适应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所需要的,因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产品的价值补偿,而且要说明社会产品的实物替换。因此,关于社会总产品构成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三个部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以及所设的假定,可以用下列图式来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如何顺利实现的问题。

  这个图式说明社会总资本价值为7500,其中第一部类的资本为5000,分为4000C和1000V,第二部类的资本为2500,分为2000C和500V,假定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分别获得的为1000和500.这样,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产品价值为6000,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产品的价值为3000.全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那么,两大部类的产品是怎样经过交换得到实现的呢?这里有三种情况:

  (1)Ⅰ中的4000C,要在第一部类内部进行交换。这是因为在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中,相当于4000C的产品,只能同于生产消费,而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正好要用它来补偿本部类已经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价值4000的生产资料产品就实现了。

  (2)Ⅱ(500V+500)要在第二部类内部交换。这是因为第二部类500V的产品价值,等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向本部类资本家购买生活消费品。500的产品价值,用于本部类资本家的生活消费,这部分产品在本部类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这样Ⅱ(500V+500)的消费资料产品都在本部类内部得到实现。

  (3)Ⅰ1000V+1000和Ⅱ2000C要在两大部类之间交换。这是因为第一部类1000V的价值要作为工人的工资,加上1000都要分别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但这部分产品在物质上都是生产资料,不能用作生活消费,必须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另一方面,第二部类2000C的价值要用来补偿生产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但它的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不能用于生产消费,必须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再生产才能进行。这样,第一部类有1000V+1000,即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要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第二部类有2000C的消费资料要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两者在价值上恰好相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1000V+1000)和Ⅱ2000C的产品都实现了。

  用图表示如下:

  通过以上两大部类内部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全部卖出,实现了价值补偿;需要买进的各类产品也全部买进,得到了物质替换。这就是说,社会总产品已经全部实现,社会生产又可以在原有规模上继续进行。

  为了排除与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干扰因素,马克思除了暂时把积累的因素撇开以外,还假定:(1)整个社会经济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只有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2)生产技术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不变;(3)剩余价值率不变;(

[1]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07年4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5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xxbj/1108.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nav

07年4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5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学习目的和要求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还包括流通过程。这一章我们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结合起来分析资本运动的全过程。资本运动分为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二个方面。分析个别资本运动就是分析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其目的是阐明资本运动过程中经历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及其职能,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阐明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分析社会资本运动,就是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其目的是阐明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与生产过剩危机。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顺序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所以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职能资本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要保持产业资本不间断的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二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不断地接续。资本不仅包含着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而且还是一种运动。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他的货币资本就变为生产资本。这个阶段属于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从市场回到生产场所,把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用了生产消费。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商品,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因生产它们从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经过这个阶段,资本由生产要素形式变成商品形式,即由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资本家回到市场,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换回货币。经过这个流通过程,资本家又重新采取了货币形式。不过,资本家换回的货币比原来付出去的货币要多一些,这个货币量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在它运动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只有顺序经过三个阶段,相应的采取这三种形式,才能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在购买阶段,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G-W),这个经济活动本身和一般的商品流通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买卖行为。但和一般商品流通中的货币不同的是,资本家的货币一方面执行着货币的职能,另一方面执行着资本的职能,它是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通过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资本的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是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决定阶段。经过生产阶段,资本不仅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而且资本在数量上发生了增殖。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品本来就是为市场生产的产品,必须把它卖掉,使资本家能够收回它所消耗的预付资本的价值,并且把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售卖收回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顺序地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经过三个阶段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全部运动过程叫产业资本循环。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不仅包含了流通过程,而且还包含了生产过程,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所以只有这种资本才能够决定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至于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虽然在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但由于它们并不支配生产领域,所以,它们也就不能决定社会生产的性质,不能形成独立的生产方式。恰恰相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和借贷资本的性质也是由产业资本的性质决定的。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与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采取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而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形式。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使自己保存和增殖,因此,它不能在完成一个循环以后就停止下来,而必须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这样,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也就成为无止境的:

  这个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表明,在产业资本不断运动过程中,不仅进行着货币资本循环,而且还同时进行着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

  货币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是从垫支的货币资本(G)开始,经过三个阶段和三种资本形式的变化,到价值增殖了的(G‘)结束。用公式表示为G—W…P…W’—G‘。生产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就是从生产资本开始,经过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的变化,重新回到生产资本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P…W’—G‘。G—W…P.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经过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的变化,重新回到商品资本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W’—G‘。G—W…P…W’。

  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资本要实现各个阶段不间断的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以下二个条件:

  第一,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同时处在三种形式上,即一部分处在货币资本形式上,一部分处在生产资本形式上,另一部分处在商品资本形式上。只有这样,资本的三种形式才能逐个地依次更替,循环的三个阶段不会中断,资本的循环才能不间断地连续进行。这叫做产业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第二,实现资本不间断的循环不仅要使资本分为三部分,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而且要使每种形式的资本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通过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并且回到原来的形式上来。也就是说,同时并存的三种资本形式都必须不停地进行循环。如果资本中任何一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发生中断,三种职能形式就不能同时存在,资本循环就会停顿下来。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是由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时间、生产资本储备时间和劳动过程中断时间四个部分构成。流通时间是由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构成。由于各个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因而它们的周转速度也不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领域的因素和流通领域的因素。生产领域里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和它们的周转速度。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减少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可变资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一、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它是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来决定的。资本在运动过程中,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叫生产时间,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叫流通时间,这两部分时间的总和构成资本的周转时间。这个时间也就是全部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

  由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不同,它们周转时间的长短也是不相同的。周转时间不同,一定时期内的周转速度也就不一样。为了衡量和比较各个资本周转的速度,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计量单位,因为在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产品都是一年收获一次。如果用“u”表示周转速度的共同计量单位――年(12个月),用“U”表示一定量的单个资本的周转时间,用“”表示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那么,计算资本周转速度的公式就是: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周转速度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因此,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可以分为生产领域中的因素和流通领域中的因素。在生产领域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基本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和生产时间的长短;在流通领域则受流通时间长短的影响。

  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一般说来,生产时间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单独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劳动过程周期性地正常中断时间。

  劳动时间。它是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直接加工制作,完成一件产品所必需的工时。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为了维持生产连续进行所需要的预付流动资本也就越多。

  劳动对象单独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劳动过程因为受产品的性质和制造产品的方式本身制约而发生中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要经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理的变化。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就会发生差距,生产时间要比劳动时间长。在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部门中,预付资本的周转时间会因为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多少而相应地增减。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资料。这种处在储备状态的生产资本是使生产过程连续不断进行的一个条件,从而也是预付资本的组成部分。这种资本的数量越大,储备的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就越长。

  停工时间。劳动过程常常存在周期性地正常中断时间,例如,工人必需休息时间、夜间停工时间以及机器设备必需的停工维修时间等等。在这些时间内,劳动资料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同时中断,但仍然留在生产领域。这部分时间越多,生产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

  流通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基本因素。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资本的流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购买阶段,二是售卖阶段。因此,资本的流通时间也分为二个部分,即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这两部分时间比较起来,售卖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缩短流通时间,特别是缩短售卖时间,对于资本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决定资本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销售市场、原材料、燃料的主要供应地和生产地点的距离,交通运输的发展情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交易契约规定的交货、付款时间的长短等等。其中,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是使周转时间产生差别的一个经常性的因素。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因素以外,还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固定资本是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资本家开办企业时是必须全部地一次预付的。从物质形态上看,它在多次的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实物形式,并且反复地发挥同样的劳动资料的职能。但是,它的价值却不是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全部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逐次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通过产品的出售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收回来,直到它的使用价值完全丧失,它的全部价值才能转移完毕,完成一次周转。

  投在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上的生产资本其价值周转方式则是另一种情况。这部分资本在实物上一次全部消耗,它们的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便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构成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随着产品的出售,全部地一次收回来。这部分生产资本,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在实物上都是一次投入,一次消耗完毕;其价值一次预付,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上去,全部价值都处在流动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流动资本。

  投在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也属于流动资本。资本家投入这部分资本,由工人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重新生产出来,加到新产品中去,通过商品的出售,这部分资本价值又重新回到资本家手中,继续用于购买劳动力。

  在前面,我们曾经根据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是为了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目的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速度。这两种划分方法见表5-1所示:

  如果只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而不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然会抹煞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固定资本的磨损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和作用造成的损耗。无形磨损也叫精神磨损,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原有的固定资本的价值受到损失。

  为了保证生产能够继续进行,把每年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出来,以便将来购买新的机器设备,从物质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资本折旧。逐年用货币形式提取的固定资本价值就叫固定资本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同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为了衡量和比较各个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必须考察企业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即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要计算生产资本各个部分的平均周转,必须把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特殊周转化为周转的同种形式,即转化为以货币来表现的价值周转形式,才可以计算它们的平均周转速度。

  全部预付资本各个部分的平均周转可以用一年的周转次数来表示。计算方法是用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加上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除以预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就是全部预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总周转速度取决于三个因素:(1)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2)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即生产资本的构成。由于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慢得多,因此,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则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慢。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带来剩余价值,运动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增殖的能量就越大,增殖的程度就越高。

  资本运动的速度是指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速度。会影响资本的增殖。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二是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确切地说,可以用较少的预付资本得到同样多的剩余价值。

  乍一看来,资本增殖程度的提高,似乎不单纯取决于雇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提供剩余劳动量的多少,而且还要取决于资本周转本身以及单纯的流通过程,似乎加快周转的资本本身就能自行增殖。实际不然。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使同额预付资本能够带来更多剩余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预付资本周转的加快,使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加快,实际发挥职能的可变资本量增大,年剩余价值就增多,年剩余价值率就提高。

  年剩余价值率,我们用来表示,它是一年中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M)和预付可变资本(V)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的含义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示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也叫剥削率。年剩余价值率(或M/V)所表示的则是以一年为计算单位的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从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推演如下:

  可见,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和同它不能分割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大小。这对于资本增殖程度的高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资本家总是力求加速资本的周转,使同额预付资本带来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运动包括单个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两个方面。这一节就是在上二节分析单个资本运动的基础上,把各个资本家的资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总资本来分析它的运动。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客观上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顺利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整个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按照怎样的基本比例关系才能正常进行的问题。学习这一节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一)社会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成千上万个资本主义企业,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单位,都是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它们各自通过自身的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资本家对独立经营的企业所投入的资本,就叫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互相分工,各自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中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它们虽然都拥有自己的资本,独立经营,但它们又必须通过商品交换,互相提供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彼此不能分离。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而相互交错的各个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运动。

  (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还包含个人消费,所以只有从社会总产品出发,即从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所生产出来的社会总商品资本出发,才能对社会资本的运动作出正确的分析。我们分析社会资本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分析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

  应当指出,产品的实物补偿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考察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问题。因为,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不同,社会资本已经包括了所有的个别资本,它在再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只能从它本身的产品中获得补偿,而不能再借助于另外一个资本的产品来获得补偿。正由于这个原因,社会总产品能否和如何在实物上补偿当年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问题,就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一个现实的和重要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这个问题作了详细考察以后,才可能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在价值上和实物形态上找到互相补偿的另一部分产品,那么,社会总产品就能顺利地实现,从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就能正常地进行。所以,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研究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既然要从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那就必须从价值形式方面和物质形式方面来分析它的构成。

  社会总产品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为计算单位),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三个部分。C代表不变资本价值,即为了生产产品而消耗了的生产资料价值。这部分价值不是当年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而是过去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这部分价值必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支出。V是可变资本的价值,也就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即工人阶级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是用于满足生产消费所需要的,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消费资料是用于满足个人消费所需要的,如食物、衣服等等。

  同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我们分别以罗马数字“Ⅰ”和“Ⅱ”表示上述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马克思关于把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区分为、、,按实物形式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把社会生产区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适应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所需要的,因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产品的价值补偿,而且要说明社会产品的实物替换。因此,关于社会总产品构成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三个部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以及所设的假定,可以用下列图式来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如何顺利实现的问题。

  这个图式说明社会总资本价值为7500,其中第一部类的资本为5000,分为4000C和1000V,第二部类的资本为2500,分为2000C和500V,假定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分别获得的为1000和500.这样,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产品价值为6000,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产品的价值为3000.全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那么,两大部类的产品是怎样经过交换得到实现的呢?这里有三种情况:

  (1)Ⅰ中的4000C,要在第一部类内部进行交换。这是因为在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中,相当于4000C的产品,只能同于生产消费,而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正好要用它来补偿本部类已经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价值4000的生产资料产品就实现了。

  (2)Ⅱ(500V+500)要在第二部类内部交换。这是因为第二部类500V的产品价值,等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向本部类资本家购买生活消费品。500的产品价值,用于本部类资本家的生活消费,这部分产品在本部类内部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这样Ⅱ(500V+500)的消费资料产品都在本部类内部得到实现。

  (3)Ⅰ1000V+1000和Ⅱ2000C要在两大部类之间交换。这是因为第一部类1000V的价值要作为工人的工资,加上1000都要分别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但这部分产品在物质上都是生产资料,不能用作生活消费,必须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另一方面,第二部类2000C的价值要用来补偿生产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但它的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不能用于生产消费,必须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再生产才能进行。这样,第一部类有1000V+1000,即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要和第二部类交换消费资料;第二部类有2000C的消费资料要和第一部类交换生产资料,两者在价值上恰好相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1000V+1000)和Ⅱ2000C的产品都实现了。

  用图表示如下:

  通过以上两大部类内部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全部卖出,实现了价值补偿;需要买进的各类产品也全部买进,得到了物质替换。这就是说,社会总产品已经全部实现,社会生产又可以在原有规模上继续进行。

  为了排除与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干扰因素,马克思除了暂时把积累的因素撇开以外,还假定:(1)整个社会经济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只有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2)生产技术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不变;(3)剩余价值率不变;(

[1]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