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自考中国现代史资料五

发布日期:2018-05-23 05:46:32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第10讲 老舍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1.老舍小说创作的主要阶段

  (1)2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期间创作了三个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初步显露了老舍创作独特的艺术个性:擅长描写北京市民的生活,笔调幽默,视野开阔,擅长写结构完整的故事。

  (2) 30年代中后期,老舍连续创作了《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大明湖》(书稿毁于战火)等长篇小说,《阳光》、《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等短篇小说集,显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作品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

  (3)40年代以后,有长篇《火葬》、《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组成)、《鼓书艺人》等问世,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进一步的成熟与突破,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深入发展。

  2.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其重要价值体现在:

  (1)首先,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与他的独特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他自身就是底层市民,与底层市民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他在创作中描写的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投入了自身的生活感受。

  (2) 其次,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并不是单纯描写底层社会,而是始终有一种深切的眼光,有一种忧虑,有一种思考,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3) 第三,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贡献了一个底层市民人物形象的系列。

  3.老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追求

  (1)老舍出身平民,了解平民,始终为反映社会底层平民的命运而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再到《四世同堂》,平民世界是老舍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画面。

  (2) 老舍特别热爱北京,大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以地道的北京方言土语为语言表现形式,使他的创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特色,因而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老舍的作品具有一种厚道、温情、具有一种人道主义,充满对底层民众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他的创作又有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特别是他始终关注着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这种思想发展的尤为充分

  (4)老舍善于写故事,他的作品总是情节连贯、生动、故事性强,这一点又使老舍的作品具有非常通俗的意味。

  4.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老舍创作风格的发展和变化

  (1)在市民形象塑造上更加完整,《四世同堂》集老舍平民世界之大成,完整地、系统地塑造刻画了市民形象的群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构成了完整市民形象的体系。

  (2)在艺术结构上,《四世同堂》打破了老舍以往主要的主人公命运单线索发展的结构,而是众多人物命运,众多的情节线索,纵横交*,构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生活分量和容纳的空间。

  (3)在语言方面,《四世同堂》把老舍以一以贯之的北京方言口语推向更为纯熟、更为丰富、更为生动准确的境地,体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该作可以称为老舍的“语言库”。

  第11讲 沈从文等人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1.沈从文的创作概况

  (1) 长篇小说:《边城》(30年代)、《长河》(40年代),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追求的失落。《边城》表达了对家乡理想的情怀,《长河》则比较冷静的看到理想社会不可挽回的破败了。

  (2) 短篇小说集:《龙朱》、《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3) 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

  2.沈从文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

  沈从文创作的作品无一不在表现理想中的完美人性和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他的《边城》就是一首充满爱和美的人生赞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蓄的美,融合在整个故事和人物形象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萧萧》中所表现的人们的宽容善良、通情达理,环境的和谐,这些都体现了沈从文对完美人性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他的这种追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这种追求的执著性,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既是沈从文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人生理想;二是这种追求的独特性,他把完美的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会贯通起来,构成了特有的“湘西世界”;三是这种追求的针对性,他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是针对当时所谓的文明大都市而言的,大都市里的人情、人性与金钱交织在一起,污浊不堪。对社会政治的疏离、对都市人生的厌倦和对现实人生的困惑,使得沈从文把民族出路和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上。

  3.沈从文小说的审美追求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沈从文的小说不仅歌颂了完美人性,表现了三位一体的“湘西世界”,而且在小说结构上也有特殊的贡献。沈从文对文本形式有着鲜明的自觉意识,在叙事层面寄寓着审美化冲动,创造了诗化小说的文体,同时还是诗化小说的代表,是少有的“文体家”。他的小说一方面淡化小说情节,另一方面自觉追求小说的诗情画意,主要采用片段结构,零星描写,讲究故事情节的跳跃,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停顿和空白,给读者以思考的时间。断断续续、虽断若续是沈从文小说特有的结构特点,他的小说有时故事虽已讲完,而人物的情感却没有完,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边城》可能是最短的长篇小说,但却是一首最长的抒情诗、叙事诗。

  4.废名是诗化小说的追随者,他的《桥》就是由停顿和空白构成的。

  第12讲 曹禺戏剧创作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1.曹禺的主要戏剧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改编的《家》;抗战题材的剧本《黑字二十八》、《蜕变》等。

  2.话剧三要素:人物、结构、语言艺术。

  3.如何理解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中国现代话剧虽然是外来引进的品种,但是起步并不晚,在四种文体中甚至以说是最早的,06年到07年就开始活动。中国现代话剧自起步以来,虽然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探索和尝试,(如:欧阳予倩、洪琛、田汉、胡适等作家创作了一系列的话剧作品,但由于他们的作品过于西洋化,不符合中国大众的欣赏口味,致使作品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话剧始终没有在我们的土地上扎根,没有出现经典的作家、作品,这种状况直至30年代初、中期。正是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转变了话剧的发展局面,真正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基础,使话剧这一新的外来的文学样式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了根,使中国观众第一次感到话剧的魅力,说话的艺术在曹禺的作品中体现出真正的魅力,可以说曹禺的话剧创作水平到现在也是空前的。首先,曹禺创作的话剧显示了独特的艺术结构,他的剧作构思精巧,戏剧冲突紧张、剧烈,他将外国话剧的结构方式运用到中国话剧的创作中。其次,曹禺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立体式的,个性丰满、鲜明而且复杂、矛盾,这种复杂和矛盾不是静止的,是变化的、扭动的。他剧作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特殊意义,都具有独特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一台戏。第三,曹禺话剧在语言上具有强烈的舞台表演性、浓烈的色彩、明快的风格,同时又讲究暗示和含蓄,具有很强的语言震撼性。第四,曹禺的话剧之所以感人,还在于他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命运之谜,这就使他的作品披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人总想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总也把握不了,这种对人的命运之谜执著的探索是所有冲突的底蕴,显示了曹禺话剧创作的真正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综上所述,所以说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卓越的开拓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4.哪些因素使得曹禺在现代话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曹禺之所以在现代话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由他的人生经历和学识素养等多方面因素造就的。首先,曹禺自幼就迷恋京剧,经常随母亲出入于戏园,受到了民族戏剧艺术的熏陶。其次,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专攻西洋戏剧理论,对西方戏剧理论,特别是古希腊悲剧理论有深入系统的把握,这为他的戏剧创作准备了条件。再次,他的家庭生活比较特殊,在处于上层社会的家庭中,他经常看到“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对”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有深入的了解,这都为他提供了日后进行戏剧创作的难得素材。第四,他不仅注重戏剧理论的研究和创作,还从学生时代起就亲身参加舞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专业剧作家。

  第13讲 京派、海派与30年代诗歌、散文的创作

  京派、海派在对比中简单掌握,重点掌握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1.基本知识京派、海派是30年代南、北相对的两个流派是两个有各自的审美追求、创作方式、创作风格都比较复杂的创作群体。

  2.京派概念

  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的北方城市,集中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老舍、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音、凌叔华等。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北大、清华等大学里的师生,因此作品的学院派味道很浓,追求古典文化传统、文风古朴典雅。同时,作品带有理想化色彩,返璞归真,描写山水田园和理想王国。更多显示了北京古老文明都市的风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更讲人情、人性和理想,提倡自然和传统。

  3.海派概念

  海派以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刘呐鸥(“新感觉派”小说最初的实践者)、穆时英(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施蛰存(将“新感觉派”小说引向深入的作家)和4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被称为“上海都市代言人”的张爱玲为重要代表。他们的作品追求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现代生活节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表现当时焦躁不安的人生情绪。更多的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注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努力呈现潜意识、性心理乃至变态心理。更多表现了上海的生活情景,表现金钱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和扭曲及都市人精神的高度空虚。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关系。

  ★ 思考题:对比京派与海派的主要特点。

  4.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出现的背景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出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它是受世界范围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特别是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而产生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是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此外,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直接接受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早期象征诗派的传统。第三,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对古典诗歌的注重意境,讲究含蓄的传统有所继承,显示了中国诗歌不断走向成熟。第四,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出现,从本质上讲是30年代特定的时代社会生活背景给诗人留下的主观印象。30年代浮躁、混乱的时代使得诗人们孤独、寂寞,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四处徘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时的时代社会促成了这一派诗人的出现。

  5.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思想上、艺术上的主要特征(审美追求)

  以戴望舒为代表的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思想上怀着青春病态的心灵,感受着污浊社会的悲哀,表达对时代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如:体现在《雨巷》中孤独寂寞的徘徊。在艺术上追求朦胧、含蓄、深沉的美,主张追求所谓的“纯诗”。既吸收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以意境来表现的手法,在虚实之间产生了朦胧的美。现代诗人的诗作的普遍特点是:诗中有着奇特的观念的联络,诗中每一个词语、每一个诗句看起来都很清楚、都可以理解,但组合起来反而不明白了。普遍追求用繁复的意向来强化感情、来突出思想意蕴。

  6.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现文史诗歌进程中有什么样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30年代的现代诗继承了20年代早期现代诗派的追求和努力,促使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并且30年代的现代诗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格局,扩大了新诗理论和创作的视野,提高了新诗的艺术表现能力,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此外,现代诗派的产生不仅对30年代的文化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40年代的“九叶”诗派(新现代主义诗派),甚至对当代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深远的影响。

  7.30年代杂文创作的繁荣局面

  (1)在鲁迅后期杂文创作的影响和带动下,大批新老作家纷纷致力于杂文创作,许多刊物都开辟了杂文专栏,为杂文运动推波助澜。从1918年《随感录》开始,经鲁迅等人的推进影响,到30年代初、中期,杂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的成熟起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30年代初、中期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空前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为杂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2)小品散文出现了闲适的追求,一些作家鼓吹小品散文要以闲适为格调,讲究幽默、轻松、愉悦,要把散文当做艺术的小摆设来加以把玩。这种主张在表现散文的精致、细腻、精巧、轻松、幽默等方面是有贡献的,但脱离当时中国社会根本现实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代表作家有:“论语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林语堂和被称为“京兆布衣”的“知堂老人”周作人。(“论语派”的三个刊物:《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中国现代史资料五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xxbj/2022.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自考中国现代史资料五》的文章
nav

自考中国现代史资料五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第10讲 老舍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1.老舍小说创作的主要阶段

  (1)2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期间创作了三个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初步显露了老舍创作独特的艺术个性:擅长描写北京市民的生活,笔调幽默,视野开阔,擅长写结构完整的故事。

  (2) 30年代中后期,老舍连续创作了《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大明湖》(书稿毁于战火)等长篇小说,《阳光》、《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等短篇小说集,显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作品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

  (3)40年代以后,有长篇《火葬》、《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组成)、《鼓书艺人》等问世,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进一步的成熟与突破,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深入发展。

  2.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其重要价值体现在:

  (1)首先,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与他的独特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他自身就是底层市民,与底层市民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他在创作中描写的是他所熟悉的生活,投入了自身的生活感受。

  (2) 其次,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并不是单纯描写底层社会,而是始终有一种深切的眼光,有一种忧虑,有一种思考,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3) 第三,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贡献了一个底层市民人物形象的系列。

  3.老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追求

  (1)老舍出身平民,了解平民,始终为反映社会底层平民的命运而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再到《四世同堂》,平民世界是老舍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画面。

  (2) 老舍特别热爱北京,大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以地道的北京方言土语为语言表现形式,使他的创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特色,因而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老舍的作品具有一种厚道、温情、具有一种人道主义,充满对底层民众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他的创作又有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特别是他始终关注着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这种思想发展的尤为充分

  (4)老舍善于写故事,他的作品总是情节连贯、生动、故事性强,这一点又使老舍的作品具有非常通俗的意味。

  4.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老舍创作风格的发展和变化

  (1)在市民形象塑造上更加完整,《四世同堂》集老舍平民世界之大成,完整地、系统地塑造刻画了市民形象的群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构成了完整市民形象的体系。

  (2)在艺术结构上,《四世同堂》打破了老舍以往主要的主人公命运单线索发展的结构,而是众多人物命运,众多的情节线索,纵横交*,构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生活分量和容纳的空间。

  (3)在语言方面,《四世同堂》把老舍以一以贯之的北京方言口语推向更为纯熟、更为丰富、更为生动准确的境地,体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该作可以称为老舍的“语言库”。

  第11讲 沈从文等人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1.沈从文的创作概况

  (1) 长篇小说:《边城》(30年代)、《长河》(40年代),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追求的失落。《边城》表达了对家乡理想的情怀,《长河》则比较冷静的看到理想社会不可挽回的破败了。

  (2) 短篇小说集:《龙朱》、《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3) 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

  2.沈从文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

  沈从文创作的作品无一不在表现理想中的完美人性和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他的《边城》就是一首充满爱和美的人生赞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蓄的美,融合在整个故事和人物形象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萧萧》中所表现的人们的宽容善良、通情达理,环境的和谐,这些都体现了沈从文对完美人性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他的这种追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这种追求的执著性,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既是沈从文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人生理想;二是这种追求的独特性,他把完美的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会贯通起来,构成了特有的“湘西世界”;三是这种追求的针对性,他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是针对当时所谓的文明大都市而言的,大都市里的人情、人性与金钱交织在一起,污浊不堪。对社会政治的疏离、对都市人生的厌倦和对现实人生的困惑,使得沈从文把民族出路和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上。

  3.沈从文小说的审美追求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沈从文的小说不仅歌颂了完美人性,表现了三位一体的“湘西世界”,而且在小说结构上也有特殊的贡献。沈从文对文本形式有着鲜明的自觉意识,在叙事层面寄寓着审美化冲动,创造了诗化小说的文体,同时还是诗化小说的代表,是少有的“文体家”。他的小说一方面淡化小说情节,另一方面自觉追求小说的诗情画意,主要采用片段结构,零星描写,讲究故事情节的跳跃,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停顿和空白,给读者以思考的时间。断断续续、虽断若续是沈从文小说特有的结构特点,他的小说有时故事虽已讲完,而人物的情感却没有完,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边城》可能是最短的长篇小说,但却是一首最长的抒情诗、叙事诗。

  4.废名是诗化小说的追随者,他的《桥》就是由停顿和空白构成的。

  第12讲 曹禺戏剧创作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

  1.曹禺的主要戏剧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改编的《家》;抗战题材的剧本《黑字二十八》、《蜕变》等。

  2.话剧三要素:人物、结构、语言艺术。

  3.如何理解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中国现代话剧虽然是外来引进的品种,但是起步并不晚,在四种文体中甚至以说是最早的,06年到07年就开始活动。中国现代话剧自起步以来,虽然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探索和尝试,(如:欧阳予倩、洪琛、田汉、胡适等作家创作了一系列的话剧作品,但由于他们的作品过于西洋化,不符合中国大众的欣赏口味,致使作品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话剧始终没有在我们的土地上扎根,没有出现经典的作家、作品,这种状况直至30年代初、中期。正是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转变了话剧的发展局面,真正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基础,使话剧这一新的外来的文学样式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了根,使中国观众第一次感到话剧的魅力,说话的艺术在曹禺的作品中体现出真正的魅力,可以说曹禺的话剧创作水平到现在也是空前的。首先,曹禺创作的话剧显示了独特的艺术结构,他的剧作构思精巧,戏剧冲突紧张、剧烈,他将外国话剧的结构方式运用到中国话剧的创作中。其次,曹禺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立体式的,个性丰满、鲜明而且复杂、矛盾,这种复杂和矛盾不是静止的,是变化的、扭动的。他剧作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特殊意义,都具有独特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一台戏。第三,曹禺话剧在语言上具有强烈的舞台表演性、浓烈的色彩、明快的风格,同时又讲究暗示和含蓄,具有很强的语言震撼性。第四,曹禺的话剧之所以感人,还在于他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命运之谜,这就使他的作品披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人总想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总也把握不了,这种对人的命运之谜执著的探索是所有冲突的底蕴,显示了曹禺话剧创作的真正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综上所述,所以说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卓越的开拓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4.哪些因素使得曹禺在现代话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曹禺之所以在现代话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由他的人生经历和学识素养等多方面因素造就的。首先,曹禺自幼就迷恋京剧,经常随母亲出入于戏园,受到了民族戏剧艺术的熏陶。其次,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专攻西洋戏剧理论,对西方戏剧理论,特别是古希腊悲剧理论有深入系统的把握,这为他的戏剧创作准备了条件。再次,他的家庭生活比较特殊,在处于上层社会的家庭中,他经常看到“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对”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有深入的了解,这都为他提供了日后进行戏剧创作的难得素材。第四,他不仅注重戏剧理论的研究和创作,还从学生时代起就亲身参加舞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专业剧作家。

  第13讲 京派、海派与30年代诗歌、散文的创作

  京派、海派在对比中简单掌握,重点掌握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1.基本知识京派、海派是30年代南、北相对的两个流派是两个有各自的审美追求、创作方式、创作风格都比较复杂的创作群体。

  2.京派概念

  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的北方城市,集中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老舍、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音、凌叔华等。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北大、清华等大学里的师生,因此作品的学院派味道很浓,追求古典文化传统、文风古朴典雅。同时,作品带有理想化色彩,返璞归真,描写山水田园和理想王国。更多显示了北京古老文明都市的风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更讲人情、人性和理想,提倡自然和传统。

  3.海派概念

  海派以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刘呐鸥(“新感觉派”小说最初的实践者)、穆时英(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施蛰存(将“新感觉派”小说引向深入的作家)和4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被称为“上海都市代言人”的张爱玲为重要代表。他们的作品追求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现代生活节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表现当时焦躁不安的人生情绪。更多的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注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努力呈现潜意识、性心理乃至变态心理。更多表现了上海的生活情景,表现金钱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和扭曲及都市人精神的高度空虚。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关系。

  ★ 思考题:对比京派与海派的主要特点。

  4.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出现的背景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出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它是受世界范围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特别是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而产生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是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此外,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直接接受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早期象征诗派的传统。第三,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对古典诗歌的注重意境,讲究含蓄的传统有所继承,显示了中国诗歌不断走向成熟。第四,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出现,从本质上讲是30年代特定的时代社会生活背景给诗人留下的主观印象。30年代浮躁、混乱的时代使得诗人们孤独、寂寞,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四处徘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时的时代社会促成了这一派诗人的出现。

  5.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思想上、艺术上的主要特征(审美追求)

  以戴望舒为代表的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思想上怀着青春病态的心灵,感受着污浊社会的悲哀,表达对时代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如:体现在《雨巷》中孤独寂寞的徘徊。在艺术上追求朦胧、含蓄、深沉的美,主张追求所谓的“纯诗”。既吸收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以意境来表现的手法,在虚实之间产生了朦胧的美。现代诗人的诗作的普遍特点是:诗中有着奇特的观念的联络,诗中每一个词语、每一个诗句看起来都很清楚、都可以理解,但组合起来反而不明白了。普遍追求用繁复的意向来强化感情、来突出思想意蕴。

  6.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现文史诗歌进程中有什么样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30年代的现代诗继承了20年代早期现代诗派的追求和努力,促使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并且30年代的现代诗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格局,扩大了新诗理论和创作的视野,提高了新诗的艺术表现能力,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此外,现代诗派的产生不仅对30年代的文化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40年代的“九叶”诗派(新现代主义诗派),甚至对当代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深远的影响。

  7.30年代杂文创作的繁荣局面

  (1)在鲁迅后期杂文创作的影响和带动下,大批新老作家纷纷致力于杂文创作,许多刊物都开辟了杂文专栏,为杂文运动推波助澜。从1918年《随感录》开始,经鲁迅等人的推进影响,到30年代初、中期,杂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的成熟起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30年代初、中期的社会环境出现了空前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为杂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2)小品散文出现了闲适的追求,一些作家鼓吹小品散文要以闲适为格调,讲究幽默、轻松、愉悦,要把散文当做艺术的小摆设来加以把玩。这种主张在表现散文的精致、细腻、精巧、轻松、幽默等方面是有贡献的,但脱离当时中国社会根本现实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代表作家有:“论语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林语堂和被称为“京兆布衣”的“知堂老人”周作人。(“论语派”的三个刊物:《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