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三
53、王尔德: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派。
(1)唯美派:
源于19世纪中期的形式主义文艺思潮,开始之初产生于绘画,后来逐渐发展到诗歌、小说、戏剧。反对浪漫主义情绪外露的诗风,不满现实主义真实化倾向,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
(2)王尔德的唯美要点:
“为艺术而艺术”(真正的艺术和现存社会制度根本抵触,生活已经毫无希望,人类已经没有出路,唯有艺术才是最真实的,唯有这道永恒之光才给人以希冀,断言艺术发展一般不依赖生活,尤其不受道德约束。艺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反对现实主义,强调创作要绝对自由),反映了所谓的“世纪末”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危机。
(3)王尔德的唯美讲演文献:
《英国的文艺复兴》、《撒谎的衰落》(对话)、《作为艺术家的批判家》。
(4)王尔德的作品:
两个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石榴之家》,狱中忏悔著《惨痛的呼声》,最后的诗集《累丁狱中歌》。
54、王尔德作品艺术特点:
(1)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的矛盾性:
不仅淋漓尽致地(尤其通过沃登勋爵之口)发挥蔑视道德的唯美观点,也从葛雷的命运恰好推翻了这种享乐主义和玩弄生活的哲学,有力地证明了破坏自然道德规则就一定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放弃操守人就会毁灭。作家本意似乎侧重于:既然葛雷罪行不见于本体而现于画像,那么艺术就比现实本身更能忠实地表达一切现象的精神本质,艺术绝对高于生活,生活恰是断送艺术的土壤。例如:葛雷爱的是女伶西碧儿所塑造的美丽的莎士比亚剧中的女主角形象而不是西碧儿本人。
(2)王尔德的风情喜剧: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妇人》、《认真是最要紧的》、《理想的丈夫》风格轻松,技巧精湛。描写以闲散、消遣、调情度日的上流交际社会,戏剧冲突一般不出家庭及个人关系的狭小范围,主角几乎是清一色仪态高雅风流蕴藉的绅士淑女。以闲暇为哲学、享受生活又嘲弄生活,其玩世不恭和打情骂俏,以极其聪明的言语,并在适度得体的方式下进行。较真实的反映了“世纪末”伦敦沙龙阶层悠闲、寄生的生活。
(3)王尔德的颓废情调:
《莎乐美》中唯美情趣及颓废成分发挥的淋漓尽致。游戏人生轻松气氛荡然无存,代之以如死一般坚强的对于爱与美的病态的向往,一种几乎是非理性的固执苦求。作家在此短小简洁的戏剧里不惜以诗意笔触渲染了色情调子,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颓废特色,让人品味“爱的神秘比死的神秘更伟大”的颓废主题。
55、惠特曼:
(1)惠特曼简介:
独立出版小报《长岛人》,后成为纽约《鹰鹫报》主笔,歌颂民主《为你,啊,民主啊!》、悼念林肯《啊,船长!我的船长啊!》、《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视林肯为民主代表和反蓄奴制战士。
(2)惠特曼《草叶集》题意:
普遍而富有生命力,是民主、自由的理想、希望的象征,是耐苦的人民、蓬勃发展中的年青的美国的象征。
(3)惠特曼《草叶集》“亚当之歌”含义:
将年青的美国描画成神话般的图景——伊甸园,主人即亚当。以饱满的热情、富有浪漫气息的诗笔,刻画这新天地、新居民的面貌,美洲大陆一草一木都显出其生命,美国人一言一行都如亚当般率真有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草叶集》就是一篇“亚当之歌”或“开创者之歌”,而诗集确有一章十六首诗的《亚当的子孙》,这是叙述新伊甸园的“创世纪”,造物者是亚当的子孙(成千上万开辟新大陆的美国人)。
56、惠特曼《草叶集》:
(1)惠特曼《草叶集》艺术独创性及其影响:
以全新的感受表现了美洲大陆的一切,呈现了崭新的诗歌形式,摈弃了传统诗歌的韵律形式,创造了富有内在节奏的“自由诗体”,该体式以短句为基础,诗行修短不齐,多用叠句、排比句、平行句或对偶句,以长句占主导,刻意营构雄辩演说气派,借鉴民谣表现手法,语言活泼鲜明,丰富形象,加上夸张和无拘束的表达风格,使诗作气势磅礴,情感抒发激越奔放。(这种“自由体式”是对诗歌艺术划时代的革新,为英国、美国乃至世界诗坛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包括中国现代自由诗体都受到启发。
(2)惠特曼《草叶集》基本内容与主导思想:
讴歌19世纪美国在资产阶级道路上蓬勃发展的形象。歌颂“自我”与“人”的力量,赞美劳动与在劳动创造中前进的美国、赞美大自然。是写于南北战争时期的诗篇,主要号召人们反对蓄奴制,揭露假民主,歌颂战士英勇行为,支持欧洲革命、贯穿全集的主线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关于民主与自由的理想,基本主题是讴歌民主、自由和人类平等。惠特曼说可以概括《草叶集》的字眼就是民主。渗透了时代感、战斗性和乐观精神。
57、普希金:
俄罗斯伟大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使俄罗斯民族品格和气派的文学真正开始。
(1)普希金主要成就是抒情诗:
《自由颂》、《致恰巴耶夫》、《给普希钦》、《寄西伯利亚的囚徒》、《乡村》、《短剑》、《囚徒》、《致大海》。
(2)普希金的“浪漫主义故事诗”:
又称“南方诗篇”的叙事诗《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泪泉》、《茨冈人》(长诗主题是“自然”和“社会”的对立)
(3)普希金的童话诗: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4)普希金的诗剧:
①《鲍里斯·戈都诺夫》打破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教条,人物摆脱了单一化,具有复杂而又多方面的性格。
②“小悲剧”《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萨利埃里》、《石像人》、《瘟疫流行的宴会》
(5)普希金的现实主义叙事长诗:
《努林伯爵》、《波尔塔瓦》、《铜骑士》
(6)普希金的散文代表作:
①《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短篇)。站长维林与女儿冬妮亚相依为命,女儿被过路军官拐走,维林到彼得堡找“迷途羔羊”,女儿昏迷,维林被赶而去世。
②《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最后的长篇:取材于18世纪后期普加乔夫起义。普加乔夫成了爱自由宁死不屈的英雄。格利涅夫遇到普加乔夫给他酒、袄,后在白山炮台被俘,上绞架时被普加乔夫释放,后普加乔夫起义失败被俘就义。价值在于真实描写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指出了“官逼民反”。
58: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长篇叙事诗。
(1)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主要人物:
奥涅金、连斯基、达吉雅娜、奥莲加(连斯基的未婚妻,达吉雅娜之妹)
(2)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为什么是19世纪现实主义奠基之作:
不仅取材现实,且用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广阔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方方面面,批判地反映了当时的制度、文明、传统和形形色色的风尚。就像别林斯基高度评价的那样: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高度人民性的作品”,“它对于俄国社会是一个自觉过程,它几乎是向前迈进的第一步,但却是多么伟大的一步!”
(3)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艺术成就:
①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艺术典型,是俄国最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作品;
②现实主义诗体长篇小说,以第三人称叙事讲述主人公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又以第一人称抒情方式抒发作者主观感情、见解和议论。
③“抒情插话”对于表达作品思想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
④风景描写出色,采用普希金特有的“奥涅金体”十四行诗节。
(4)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人物形象:
①奥涅金:
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倾向,品格岂气质远远高于周围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迫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得了“俄国人的忧郁病”,对于生活极端冷漠、愤世嫉俗、痛恨腐朽社会并希望改变现状,但不可能与其决裂,所以他不会正面反抗,只会消极逃避。
其矛盾性在于:
与达吉雅娜的爱情表现了他对纯朴真爱的不理解、自我优越感和精神空虚、与连斯基决斗表现他无力反抗上流社会的陋习,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的多余的人”,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典型。
②达吉雅娜:
理想的妇女形象,“我忠实的理想”,纯朴、真挚、深沉、爱情上勇于追求,对人生、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59、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思想特点是具有极典型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1)雨果的《东方诗集》:
反对侵略,支持希腊对被侵略的解放斗争,谴责英、法联军侵入我国。《雨果谈中国的一封信》
(2)雨果的《<克伦威尔>序》是浪漫派经典文献,被认为是声讨19世纪伪古典主义的檄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提出“美丑对照原则”。
(3)雨果的诗集、小说、戏剧:
《东方诗集》、《秋叶集》、《惩罚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欧那尼》、《吕伊·布拉斯》
(4)雨果作品的人物:
《巴黎圣母院》:爱斯美腊达(美的化身)、卡西莫多(善的化身)、克洛德(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孚比斯
《悲惨世界》:芳汀、冉阿让、珂赛特
《九三年》:朗德纳克是叛军、郭文是革命军、西穆尔登
60、雨果《欧那尼》:
(1)引起了法国文学史上的“欧那尼之战”,成为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代表,主题不仅是对封建反动势力控诉以及对叛逆的青年一代的歌颂,还包括对人民群众力量的强调。
(2)雨果《欧那尼》艺术贡献:
首先以成功的剧本打破了古典主义法规之陈,树立了浪漫主义之新,充分体现在《<克伦威尔>序》中所提到的戏剧革新精神。
①挣脱“三一律”桎梏。
②不片面追求“合理”和剧情平稳发展的旧法,强调离奇曲折的高度戏剧性。
③不同于古典主义单一、单调的戏剧风格,贯穿对照或对比原则。
④语言上尝试革新,大量采用口语、俗语,刻意追求夸张峭拔,不落俗套。
⑤不成熟之处:
由于过分追求夸张离奇和戏剧性,人物性格和某些细节显得不太真实,不太强调艺术描写和历史真实性和具体性。
61、雨果《巴黎圣母院》:
(1)雨果《巴黎圣母院》思想意义:
①以巨大的艺术力量猛烈抨击危害人类的恶势力,说天主教会使具有人性的人异化为魔鬼或使其毁灭。
②无限同情被侮辱损害的下层人民,热情赞扬其善良、仁慈、团结友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赞扬其团结起来为营救爱斯美腊达举行武装暴动的英勇战斗精神。
③以15世纪故事有力控诉鞭笞了封建贵族和教会残余势力,密切配合了法国人民埋葬封建王朝的七月革命,是对这一斗争的有力支持、鼓舞,现实意义很明显,时代感强烈。
(2)雨果《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
是一部将虚构故事置于一定历史背景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①人物塑造上追求独特性、非凡性、贯穿夸张、对比原则及“美丑对照原则”所有对比都尖锐强烈,经过了夸大渲染,运用了丰富想象。
②在情节上强调奇人奇事,奇情奇境。
③夹叙夹议手法:环境色彩鲜明,心理描写细腻。
(3)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
宗教恶势力的代表,是发展的复杂的性格。本来很有人性,宗教生活教义把它变成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者,但其道德观使其自然本能和欲望畸形化变为疯狂兽性。他既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恶势力的牺牲品,此矛盾性更深刻的暴露出了宗教生活、教义、势力的违反常人性,使一个本来正常的人,甚至是优秀的人陷入罪恶和痛苦的深渊。
62、巴尔扎克:
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唯物哲学观点和人道主义思想、强调面向现实,塑造典型人物,“严格模写现实”,广阔深刻的反映了法国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小说总集《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6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分类整理法”:按内容性质分
①“风俗研究”为主干,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②“哲学研究”。
③“分析研究”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人物再现法”:
使作品彼此联系,即同一人物可能出现在好几部小说之中,每一部反映他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规模:
计划作140多部,塑造二三千个出色的人物,实际包括96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
(4)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19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的历史,其中心图画是资产阶级暴发户取代贵族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和贵族阶级衰亡史,“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来突出中心。
(5)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包括基本内容)
①深刻描写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进攻下必然灭亡的历史。
②与封建贵族没落相对应又相交织的是资产阶级发迹史。
③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④十分注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6)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
通过许多进行个人奋斗的知识青年为个人前途而奋斗的命运,广阔展示贵族资产阶级和金钱统治社会如何扼杀天才、腐蚀青年、亵渎艺术和科学,从而加深社会混乱和黑暗。《幻灭》三部曲集中描写了这一主题。
(7)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
①面对现实,终于现实,把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高度统一;
②对生活素材典型化,塑造不朽的典型人物。(“杂取种种人”法);
③工笔描画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④选择真实生动的细节,为塑造典型服务(细节的真实);
(8)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贡献:
内容浩瀚,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壮丽辉煌,史诗般反映一整个历史时代,掀起一代波澜壮阔的文学潮流,恩格斯考虑其创作提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概念。被称为19世纪“现实主义之父”。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三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