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自考古代文选一资料五

发布日期:2018-05-23 05:46:46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杜甫:字子美。杜诗真实深刻地再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诗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他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杼。

  《望岳》五言古诗。岱宗指泰山;岳:指东岳泰山。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望岳》。

  《丽人行》描写对象:主要写杨国忠兄妹。“丽人”泛指贵族妇人,诗中主要指杨贵妃及其姊妹。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原是乐府旧题。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咏怀,述志抒感。最能表现杜甫赤诚情怀的诗句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穷年指整年;黎元指百姓;肠内热形容忧思深重。

  2.“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蚩尤”指代大雾:“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神仙”指舞女歌妓。

  3.“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荣枯”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抚迹犹酸辛”指幼子饿死:“终愧巢现由,未能易其书”的意思是不能归隐。

  5.本诗如何贯穿“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情怀:(1)困顿长安十年,不能放弃这样的衷肠。(2)经过骊山,想象君臣淫逸,国事危殆,消耗民脂民膏。(3)回到家中,幼子“饥已卒”,联想到农民、士卒,忧心忡忡。(简)

  6.概述本诗三个部分的内容:(1)第一部分申述平生怀抱和壮志难酬的感慨。(2)第二部分记述赴奉先沿途的所见所闻,揭露上层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穷奢极欲、横征暴敛,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现实。(3)第三部分写到家后的情景,由个人的不幸遭遇想到广大人民的痛苦,以对国家安危的深广忧思结束

  全篇。(简)

  7.“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西汉的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这里借指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大内宫中的金银珠宝和器用物品都被杨氏兄妹占有了,意指外戚擅权。

  8.“群水从西下”“恐触天柱折”,这是忧虑国家将要倾覆:“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国家已经破败不堪,像“河梁”一样摇摇欲坠。这是象征性的写法,正是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写照。

  9.“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全诗内容的概括,结末是忧思无边无际。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含义: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朱门与穷人的尖锐对立。鲜明的对照发人深省。

  11.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风格。作者胸中忧愁郁积,起伏不息,然而往往欲吐还咽而不作痛快的奔泻喷发,给人以愁肠百转、哀思深沉的感觉。这是杜诗共有的艺术表现特点。

  《春望》1.写作背景: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7),以长安陷落为背景。当时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作品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伤国破城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含义:“国破”无物,掳掠一空:“城春”无人,杀戳逃亡殆尽。自然界的春天来临,国家仍无春色。(简或选)

  3.“感时”“恨别”所包含融的国恨家愁:一是感伤时事艰难,人见春花而溅泪;怅恨离别,人闻鸟鸣而惊心。又一是花似有知,感时而溅泪;怅恨离别,鸟亦惊心。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以前说为好。(简或选)

  《新婚别》1.“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三别”中的一篇。以新嫁娘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2.《新婚别》中有比兴意义的诗句是“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这首七律写于梓州。

  2.杜甫“喜欲狂”的原因:诗中直言:“青春作伴好还乡”,回到故乡洛阳去!一是结束颠沛流离、饱尝艰辛的生活;二是回到故乡安居乐业;三是欢庆国家平定叛乱;四是百姓从此结束动乱中的苦难生活。(简)

  3.为什么说这是杜甫“生平第—快诗”:作者听到官军收复夫地及捣毁叛军老巢的胜利捷报时,惊喜欲狂。其感情之欢快,笔调之酣畅,节奏之明快,在杜诗中实属鲜见,被后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1)感情欢快(平定安史之乱,欣喜欲狂)。(2)笔调畅快(自己喜、家人喜,立即返乡)。(3)节奏明快(着眼喜欲狂,一路写来)。(简)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尾联写计划中的回乡路线,连用“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而以“即从”“穿”“便下”“向‘等字连贯,一气奔流。

  《秋兴》1.七律代表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暗喻时局动荡,国运暗淡。

  2.本诗意旨,即“悲秋”包含哪些方面: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旨,但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极为深厚。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国心”的含义: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对照见义,显示出乡思之浓烈深长。(简或选)

  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比兴义:这是深秋时分巫峡、巫山的景象。波浪滔天,既表示时局动荡,又表示自己为国事忧急而心潮翻卷,思绪万千;风云满天,阴森接地,既表示国家前途黯淡无光,又表示为国事忧虑而心情沉闷。(简或选)

  《登高》1.作于夔州。登高指重九登高。写诗人重九登高时的见闻感受。前四句紧扣的季节特色,描绘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穷愁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内涵:万里,地远;秋,时悲;长作客,久久在外;百年,晚年;多病,衰疾;台,高远地;独,无亲朋。自伤身世境遇,抒发了穷愁潦倒、年老多病、流离他乡的悲哀。(简)

  3.通篇对偶:“无边草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杜甫流寓夔州时的作品有《秋兴》《登高》;与安史之乱直接相关的杜诗有《春望》《新婚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刘长卿:曾自诩“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芙蓉山主人,指作者投宿的人家。

  2.写雪夜投宿贫寒人家的情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韦应物:《滁州西涧》1.滁州,今安徽滁县。“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即景会心,借景述意,在幽草黄鹂、晚雨野渡的“画意”中,融进了对自在人生的体验。

  2.以声衬静,动静交错的写作特点:黄鹂鸣衬涧边幽草静,春潮带雨与“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交错。(简或选)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这是中唐诗人李益的边塞诗,七绝。抒写久戍边塞的将士思乡怀亲之情。受降城在今宁夏灵武县南面。

  2.诗中抒发的感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表达边塞将士思乡怀亲和哀愁之情。

  3.本篇如何表现戍边将士思乡怀亲之情的:(1)以“沙如雪”“月如霜”写景,表现边塞荒凉、凄冷,烘托悲伤情怀。(2)用笛声直接写出思念家乡的感情。(简)

  4.写景的艺术特点:巧用比喻。“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沙如雪”“月如霜”比喻贴切,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凄冷,从而表现了战士思乡的典型环境。(简或选)

  张志和:《渔歌子》1.这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小词。《渔歌子》是词牌名。

  2.作品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即词的主旨:通过描绘清新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表露出他悠闲自适,怡情山水,乐在其中的心志。(简)

  3.写景特点:写春天。择取了富有季节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景物用清淡的笔墨略加点染、描绘。画面清新,格调明朗,妙造自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简)

  4.“斜风细雨”的作用:斜风细雨是全篇景物描写的“眼目”,笼罩全诗,统一格调,白、红(桃花)、青、绿的瑰丽色彩,在“斜风细雨”衬托之下,益显出清新淡雅之致,境界令人神往。

  孟郊:《游子吟》1.自创乐府体诗,即事名篇,是新乐府。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诗中一语双关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具有比喻意义的诗句是:“报得三春晖”。

  2.本诗旨意:歌颂母亲对儿子真淳、诚挚、深厚的关爱,抒发作者对母爱的由衷感激之情和报答之心。

  3.本诗对母爱的描写:以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母爱。择取母亲为游子缝衣时的动作意态作朴实无华的描绘,将纯真而又深沉的母爱凝聚于“临行密密缝”的细节和无声无息的场景中,让诚笃的母爱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自然流溢出来。(简)

  4.本诗比兴手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用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的温暖。

  韩愈:《山石》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记游诗,内容并不咏山石,而是记游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七言律诗。蓝关,今陕西蓝田县南。“夕贬潮州路八千”是因为韩写了《谏迎佛骨表》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赴潮州途中。

  2.作品的情感内容:忠而获罪,英雄失路的悲愤和老而弥坚,为国尽忠的心态。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含义,即写作背景:唐宪宗迎佛骨供奉宫中,韩愈上《谏迎佛骨表》予以坚决反对。韩愈因此下狱,后眨官潮州。(简或选)

  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思想:愿为英明的唐宪宗革除迎佛骨这样的弊端,岂肯因衰老多病顾惜晚年余生而隐忍不言,这表现了韩愈敢干仗义执言的精神。“圣明”指唐宪宗:“弊事”指迎奉佛骨。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家何在:回顾家国不见,表系念;马不前:瞻望前途,茫茫一片,表现系念家国和英雄失路之情。(简或选)

  《杂说》(四)1.这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伯乐相马的故事出于《战国策》。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语出韩愈的《杂说》。

  《师说》1.说,议论文的一种。本文针对时弊而作,是韩愈对流俗非议的一个公开答复,批评的是今之众人。

  2.主旨:阐明从师学道的重要性,表现反抗流俗、抗颜为师的态度和勇气。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提倡从师学道。学必从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文中围绕师道提出的重要观点:一是人非生而知之者。二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四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学习必须从师,老师的职责、作用,以及师生关系均作了正确的阐述。

  《祭十二郎文》1.文章感人至深的,是其情意的真挚与深切。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

  2.本文每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几句,悲痛之极已如痴如愚,情意真诚深挚!

  《张中丞传后叙》1.张中丞即张巡。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张巡,许远所守睢阳城即今河南商丘。

  2.写作背景: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为了说明事实真相,歌颂英雄,驳斥流言,颂扬正气,打击邪恶。

  3.作品辩诬的主要对象是许远;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的是张巡。

  4.“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的是南霁云:读书过目不忘的是张巡。

  5.本文驳斥了哪些对张巡、许远的诬陷:(1)张、许怕死求活;(2)许远守城不力,因为城破于许远的防地;(3)损失惨重,张、许守城得不偿失。

  6.本文记载了哪几位的逸事:南霁云拒绝贺兰进明的挽留,断指、射浮图表示决心;张巡读书过目不忘;从容就义;许远宽厚长者风度。(简)

  7.“守—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段话的含义:充分肯定张、许守睢阳城(今河南商丘)的丰功伟绩及其重要作用,保护江淮,使江淮财力得以支持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得以立足。(简)

  《进学解》1.解释“解”:“解‘是一种文体。”解“字具有”解析“”辩解“”解嘲“等义项。文章系模仿东方朔《答客难》、杨雄《解嘲》而作。

  2.“进学解”题目的含义:对增进学业问题的分析、解释。

  3.本文主旨:感叹不遇,自鸣不平。

  4.说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意思:学业由勤奋而专精,由玩乐而荒废;修养由独立思考而成功,由人云亦云而失败。嬉:戏乐;随:因循随俗。

  5.词句的解释:“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姚姒指《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周诰殷盘”指《尚书》中的《周书》和《商书》; “《左氏》浮夸”,浮夸是指《左传》记事详尽丰富,文字有文学性:“太史所录”,指司马迁的《史记》:“子云、相如”,指杨雄和司马相如的辞赋。

  6.出自《进学解》的成语有: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业精于勤、含英咀华、动辄得咎、同工异曲、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爬罗剔抉、估屈聱牙等。

  张籍,《秋思》七绝。思乡怀亲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建:《水夫谣》1.中唐诗人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有《水夫谣》《老夫采玉歌》《轻肥》。

  2.诗以第一人称作直接叙述。水夫,即纤夫,指所从事的劳作是拉纤。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1.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州郡司马,十年后重被起用。柳宗元、韩泰、韩哗、陈谏、刘禹锡分别改官柳州、漳州,汀州、封州、连州的刺史。这首诗就是作者于宪宗元和十年夏初抵柳州时所作。柳州:今广西柳州市;漳: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汀: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封:封州,在今四川省封开县;连:连州在今四川省连县。

  2.诗的主旨:抒发诗人迭遭打击、被贬遐荒的忧愤,同时表达了对同道者的怀念和聚合无期的惆怅。

  3.“惊风乱飐芙蓉水”赋中兼有比兴:“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寓意前途茫茫,愁肠九转,抑郁难解。

  4.“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寓意的手法:写眼前现实,寓有作者遭受迫害打击,忧伤时事、处境险恶的政治感慨。惊风、密雨表示黑暗势力;乱飐、斜侵表示横遭打击;芙蓉、荷花、薜荔、香草比喻君子、贤者,即柳宗元及其同道。赋中运用比兴手法。(简)

  5.“百越文身地”的意思:百越即百粤,五岭以南少数民族的泛称。文身,身上刺花纹,当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百越文身地”指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作者柳宗元的人格化身。

  《捕蛇者说》揭露“苛政猛于虎”。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结论的著名作品是《捕蛇者说》。

  《始得西山宴游记》1.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著名篇章,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名篇,为“永州八记”之首。西山:今湖南零陵县西湘江外。

  2.文章意蕴: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既记叙了游览西山的经过,更突出了作者在游览中获得的精神感悟,体现出作者在革新失败、身受贬谪后依然坚持特立独行的思想品格,使这篇山水游记的意蕴深化而具有了一定的思想价值和人格力量。(简)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含义:高山与小土堆绝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暗喻自己的品格不能与反对革新的官僚政客妥协。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表达作者怎样的感受:似乎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沉浸大自然之中,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净化。

  5.“心疑形释,与万物冥合”的含义:意指精神专一,忘掉自我,似乎与万物相融合。这是作者游西山的感受,陶醉自然之中,西山体现了自己的品性与人格。

  《小石潭记》最能代表柳宗元山水游记善于体物的特色。

  《段太尉逸事状》1.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状是古代文章的一种体裁。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功。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这篇文章是柳宗元写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作参考的。

  3.作品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郭晞;以仁义打动的人是焦令谌。

  4.本文写了哪三件逸事,分别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勇服郭晞-刚勇;仁愧焦令谌-仁义爱民;节显治事堂-节操。(简)

  5.作品主要人物:白孝德、焦令谌、郭晞、朱泚。

  6.与殷秀实形象作对比衬托的人物:白孝德、焦令谌、朱泚。

  《种树郭橐驼传》1.驼,这里指驼背。文体特点: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特点。

  2.本文主旨,即作者的观点:文章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在永贞政治革新中的重要政治观点:与民休息,不可生事扰民。

  3.本文说理采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将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应“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又将郭橐驼与“他植者”在种树的态度、方法及结果方面进行对比。简明生动地阐明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简)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七律,怀古诗。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三国晋、吴水军在此激战。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所以集子以官职命名,为《刘宾客集》。

  2.怀古史实:西晋灭亡东吴,表达诗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的深刻见识。

  3.“王濬楼船下益州”,王濬生活在西晋。

  4.“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用铁链修成拦江工事;一片句指东吴投降。

  5.本诗的意旨,即表达的思想:结合形势借古讽今:一是警告藩镇割据势力,切勿依据山川形势而划地为王。一是提醒朝廷应居安思危,切勿骄奢淫侈,蹈六朝覆亡的故辙。显示出深沉的忧患意识。(简)

  6.分析诗两相映照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史实彼此映照,写出了交战双方的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败,虚实相间,笔致洗练。“下”“收”“沉”“出”四个动词的运用,气象生动。后四句生发议论,对六朝兴废作了高度概括,借古鉴今,言简意骇。(简)

  7.诗中怀古所用的对照手法:“怀古”即写历史事实。本文运用对照手法。西晋凭实力,金陵仗“王气”;东吴用千寻铁锁设防愚蠢,王濬一举摧毁有方;王濬势如破竹,胜券在握,金陵降幡出迎,国破家亡。

  8.“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含义:人事沧桑,社会变动,六朝的兴废盛衰,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纷繁复杂,令人伤感。而自然永恒,西塞山与长江亘古如斯,它们是历史变迁发展的见证。

  《乌衣巷》1.本篇为《金陵五题》第二首。“乌衣巷”指金陵城内的街名,是东晋有名的世家大族王、谢居所。

  2.本文主旨:表现对世事多变、荣辱无常的感叹,揭示豪门大族的荣耀不可能持久。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含义:世家大族已经烟消云散,燕子可作见证,它们现在飞入百姓家了。权势不会永恒,百姓才会长存。(简或选)

  4.分析本诗以小见大、以景物暗示沧桑之变的手法:(1)以“朱雀桥边”野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作侧面烘托,暗示昔日繁华已经去尽。(2)以小小燕子由当年王、谢之堂“飞入寻常百姓家”垒巢筑窝,沧桑之变、荣辱不定,富贵终难长保。(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白居易,字乐天。“酬”即酬答,是以诗回赠的意思。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指什么:刘禹锡在唐宪宗永贞元年(805年)被贬出京,先后在湖南、四川等地担任官职,因为被贬外任,所以称“凄凉地”;时间将近二十三年,被朝廷放逐,故称“弃置身”。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典出晋人《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记》。

  4.“闻笛赋”“烂柯人”的含义: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

  5.“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暮年返乡,恍如隔世:“怀旧空吟闻笛赋”指怀念老朋友。“烂柯人”是神话传说。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1)原意为自己是沉舟、病树,别人欣欣向荣,不停前进。(2)隐含的哲理是万事万物新陈代谢,新生的事物胜过旧的,不断发展,不停向前。(简或选)

  7.“今日听君歌一曲”,“君”指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一首咏物送别之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白居易。

  《轻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系旨归所在,“卒章显其志”,出自《轻肥》。“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内臣”指宦官。

  《长恨歌》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古代长篇歌行中的绝唱。表现李、杨悲剧故事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四段:第一部分写李、杨会合的经过及李对杨的无比宠幸;第二部分写因变乱爆发贵妃殒命,玄宗伤痛不已;第三部分写李重归长安后对杨的无限思念;第四部分写道士找到杨妃及杨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最后两句点明 “长恨”题旨。

  2.对《长恨歌》主题的看法: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讽谕说。认为长诗主要是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荒淫误国。二是爱情说。认为主要是表现唐明皇和杨贵妃生死与共、忠贞不渝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既表现李杨爱情,又包含讥讽。其实《长恨歌》中李杨形象并非等于历史上的李隆基与杨玉环,这是白居易的艺术创造。从诗中看,前半略有讥刺讽谕,但全诗是对李杨爱情的歌颂,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

  3.艺术特点:完整的故事性和哀婉的抒情性相结合。

  4.以汉喻唐的诗句:汉皇重色思倾国。

  5.“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指天上。

  6.“兄弟姐妹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指什么:杨贵妃受宠,一家人封官进爵,封有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国忠为丞相。

  7.“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所指何事,这样写有何深意: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唐,安史之乱起。唐明皇、杨贵妃不能再在华清宫轻歌曼舞尽情享乐了。正是因为他们的荒淫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又打破了他们的享乐,互为因果。

  8.李隆基、杨玉环的形象:李隆基早先沉迷逸乐,晚年对杨玉环苦苦相思;着重描写杨玉环的美丽身姿和登临仙境后仍对李隆基忠贞不渝。(简)

  9.《长恨歌》写景状物表现人物心理感受、景中蕴含抒情的诗句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迟迟钟鼓初长夜,耿歌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0.《长恨歌》讥刺李、杨的诗句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琵琶行》1.行:乐府歌辞的一体,称为歌行。自居易创作《琵琶记》时正在江州。作品主旨:抒写沦落天涯的牢骚困顿。

  2.本诗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江边送客、偶闻琵琶声写起,引出琵琶女,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第二部分通过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精心描摹揭示其“幽愁暗恨”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诉身世;第四部分“我闻琵琶已叹息”,抒发作者的感慨。(简)

  3.作品中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因为琵琶女自悲身世,轻易不愿见人,因此迟迟而出,犹抱琵琶,不情愿见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是因为内心痛苦。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联系琵琶女与诗人,由琵琶女的身世之感过渡到诗人的迁谪之感。(简或选)

  5.作品三次写到月光的作用:(1)“别时茫茫江浸月”,主客分别时凄凉气氛;(2)“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声余音袅袅,弥漫江上,听者举目窗外,沉醉其中;(3)“绕船月明江水寒”,表现老大嫁做商人妇后的凄凉寂寞。(简)

  6.诗中写了三次琵琶演奏:第一次,诗人江边送客所闻,“忽闻水上琵琶声”;第二次是“移船相近邀相见”,从调弦到完整的演奏一曲。琵琶女在乐曲中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第三次演奏,“莫辞更坐弹一曲”“凄凄不似向前声”。突出效果是“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三次不重复,有详有略,剪裁精巧。

  7.诗人自诉“谪居卧病浔阳城”时有何特点:只讲听不到动人的乐曲,绝不涉及被贬原因及政治感受,这是为了避免嫌疑,又是紧扣诗题。(简或选)

  8.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琵琵女受人摒弃与作者遭贬类似;琵琶女独守空船、郁积于心与作者身处穷乡、牢骚困顿相契合。(简)

  《钱塘湖春行》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表现西湖早春景色的诗句:“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简或选)

  3.作品中“行”的特点即如何表现移步换景:“孤山寺北贾亭西”“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元稹:《连昌宫词》这首七言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以对话体的形式,探索安史之乱前后的兴衰原因。

  李贺:《老夫采玉歌》反映民生疾苦,作者为中唐诗人李贺。

  《雁门太守行》1.乐府旧题,诗人采用“印象联缀”式的结构方式。诗歌始终没有正面描写作战情况,而是通过色彩、视听将感受最深的事物印象表现出来,造成浓烈的气氛和显著的心理效果,但正由于过多省略了过渡和关联,使人不易把握住整体的思想脉络。“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大军压境,兵临城下。 (简)

  2.本诗设色浓重、色彩艳丽的语言特色:黑、金、燕脂、紫、红、白(霜),几乎句句设色,浓妆艳抹,色彩浓烈。

  3.“燕脂”,即胭脂,这里指地上的血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第一句明君礼贤下士,后一句贤者为知己者死,相对成文。

  《李凭箜篌引》引:乐府诗歌体裁名。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同为唐诗中描摹音乐的名篇。

  杜牧:《过华清宫》1.咏史诗。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上。“一骑红尘妃子笑”:“妃子”指杨贵妃。

  2.《过华清宫》的主旨:揭露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联系唐玄宗大兴土木、沉湎声色的现实背景,杜牧此诗亦有讽喻当局之意。

  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艺术特色:(1)对照鲜明。(2)隐含讥刺。(3)发人深省。

  《泊秦淮》1.七绝。作品主旨:表现诗人对国事危迫,朝廷上下却依然醉生梦死的深重忧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早雁》是一首咏物诗,反映民生疾苦,作者杜牧。

  3.在一句之内望文见义的诗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

  4.作品用了什么典故,抨击矛头指向何人:(1)“后庭花”即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之典故。(2)矛头指向在国运衰颓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商女听命于达官贵人而歌)。(简或选)

  《阿房宫赋》1.可视为宋代欧阳修、苏轼文赋的先声,讽谕晚唐皇帝唐敬宗。

  2.诗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李商隐:《安定城楼》1.这是一首登临述怀之作,即咏怀诗。

  2.作品主旨:抒发诗人有志用世、功成身退的意愿却怀才不遇、抱负成虚的哀伤,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怀抱利器却寄人篱下、无所作为的痛苦心情。(简)

  3.作品中所用典故表示功成身退的诗句是“欲回天地入扁舟”。

  4.“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的用典及所表达的心情:(1)以贾谊为国事而流泪但不被朝廷重用,表达自己满腹经纶而应试不中。(2)以王粲避乱至荆州失意作《登楼赋》,表达自己寄居岳父王茂元泾州幕中的郁郁不得志。

  5.“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的用典及含义:(1)典出春秋时范蠡功成辞官乘扁舟泛五湖。(2)含义是自己干一番扭转乾坤的大事业,然后泛舟归隐。

  6.“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鹅雏竟未休‘所用典故出于何书,诗人用它表达什么意思:(1)典故出自《庄子》。(2)表达无意区区利禄,但自己高尚的情操却不为世俗理解。

  《无题》1.诗以“无题”命篇起自李商隐。

  2.诗的情感内容,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深沉执著的追求之情。

  3.作品中与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同样写法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作品中运用神话传说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蓬莱山,仙山,这里借指对方住处;青鸟;传说中西王母身边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借指信使。

  5.作品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作品中运用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为什么广为流传:(1)比喻,谐音、对偶。

  (2)不限于爱情,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事业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简或选)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设想对方,从对面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既写出对方对诗人的深切思念,又表现出诗人对对方的一往情深。

  《马嵬》1.主要内容写唐明皇与杨贵妃。作者李商隐。马嵬:今陕西兴平县。

  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上下作对比。

  《锦瑟》七律。锦瑟:绘饰华美之瑟。瑟:古代一种乐器。本诗主题:晚年回顾往事。

  温庭筠:兼工诗词,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

  《梦江南》1.此词属“代言体”,即以男子而写女性的闺阁之愁。词的主旨:本篇写女子的相思之苦。

  2.“过尽千帆皆不是”在刻画女子心理活动上的妙处:表现情感起伏波动,由热切企盼到一再失望、耐心等待、终于绝望的心理过程。

  3.“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结合的特点:寄情于景,表现了空阔的意境,拓展了读者的视野,给人以情思荡漾、空中传恨的感觉。夕阳西下,江水悠悠,情思绵绵,深远无尽。

  聂夷中《伤田家》:聂夷中是晚唐诗人。这是一首感伤农民苦难的作品。

  杜荀鹤:《山中寡妇》1.这首七律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晚唐时期敲骨吸髓的赋役剥削。(简)

  2.本诗的认识意义:通过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深刻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敲骨吸髓的残酷剥削,人民无以为生。

  3.“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在全诗中的作用:点明题旨,深化题旨。

  李朝威:《柳毅传书》1.唐代传奇,人物形象有:柳毅、龙女、龙君、钱塘君等。

  2.《柳毅传书》是一篇深含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通过柳毅传书等一系列情节描写了柳毅和龙女的爱情故事。

  韦庄: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冯延巳《谒金门》: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五代词作家冯延巳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人物。

  2.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出自冯廷巳《谒金门》。

  李璟:《摊破浣溪沙》中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煜: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认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是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咏叹自悲身世之情的诗句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又》中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词《又》。

  《虞美人》1.这是一首抒情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指南唐。李煜是南唐后主。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投降,押解汴京囚禁,他思念已经失去的南唐王朝。

  3.“雕阑玉砌”“朱颜”各指什么:“雕阑玉砌”指南唐皇宫中玉石镶砌,画栋雕梁的宫殿建筑:“朱颜”,红润的脸色,指李煜自己(一说指从前的宫娥)。(简或选)

  4.作品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及比喻的艺术效果:(1)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效果:①形象性强。抽象无形的愁绪成了有形的具体的物象。②表明愁之多之深之长。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古代文选一资料五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xxbj/2401.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自考古代文选一资料五》的文章
nav

自考古代文选一资料五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杜甫:字子美。杜诗真实深刻地再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诗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他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杼。

  《望岳》五言古诗。岱宗指泰山;岳:指东岳泰山。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望岳》。

  《丽人行》描写对象:主要写杨国忠兄妹。“丽人”泛指贵族妇人,诗中主要指杨贵妃及其姊妹。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原是乐府旧题。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咏怀,述志抒感。最能表现杜甫赤诚情怀的诗句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穷年指整年;黎元指百姓;肠内热形容忧思深重。

  2.“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蚩尤”指代大雾:“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神仙”指舞女歌妓。

  3.“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荣枯”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抚迹犹酸辛”指幼子饿死:“终愧巢现由,未能易其书”的意思是不能归隐。

  5.本诗如何贯穿“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情怀:(1)困顿长安十年,不能放弃这样的衷肠。(2)经过骊山,想象君臣淫逸,国事危殆,消耗民脂民膏。(3)回到家中,幼子“饥已卒”,联想到农民、士卒,忧心忡忡。(简)

  6.概述本诗三个部分的内容:(1)第一部分申述平生怀抱和壮志难酬的感慨。(2)第二部分记述赴奉先沿途的所见所闻,揭露上层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穷奢极欲、横征暴敛,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现实。(3)第三部分写到家后的情景,由个人的不幸遭遇想到广大人民的痛苦,以对国家安危的深广忧思结束

  全篇。(简)

  7.“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西汉的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这里借指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大内宫中的金银珠宝和器用物品都被杨氏兄妹占有了,意指外戚擅权。

  8.“群水从西下”“恐触天柱折”,这是忧虑国家将要倾覆:“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国家已经破败不堪,像“河梁”一样摇摇欲坠。这是象征性的写法,正是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写照。

  9.“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全诗内容的概括,结末是忧思无边无际。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含义: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朱门与穷人的尖锐对立。鲜明的对照发人深省。

  11.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风格。作者胸中忧愁郁积,起伏不息,然而往往欲吐还咽而不作痛快的奔泻喷发,给人以愁肠百转、哀思深沉的感觉。这是杜诗共有的艺术表现特点。

  《春望》1.写作背景: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7),以长安陷落为背景。当时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作品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伤国破城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含义:“国破”无物,掳掠一空:“城春”无人,杀戳逃亡殆尽。自然界的春天来临,国家仍无春色。(简或选)

  3.“感时”“恨别”所包含融的国恨家愁:一是感伤时事艰难,人见春花而溅泪;怅恨离别,人闻鸟鸣而惊心。又一是花似有知,感时而溅泪;怅恨离别,鸟亦惊心。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以前说为好。(简或选)

  《新婚别》1.“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三别”中的一篇。以新嫁娘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2.《新婚别》中有比兴意义的诗句是“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这首七律写于梓州。

  2.杜甫“喜欲狂”的原因:诗中直言:“青春作伴好还乡”,回到故乡洛阳去!一是结束颠沛流离、饱尝艰辛的生活;二是回到故乡安居乐业;三是欢庆国家平定叛乱;四是百姓从此结束动乱中的苦难生活。(简)

  3.为什么说这是杜甫“生平第—快诗”:作者听到官军收复夫地及捣毁叛军老巢的胜利捷报时,惊喜欲狂。其感情之欢快,笔调之酣畅,节奏之明快,在杜诗中实属鲜见,被后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1)感情欢快(平定安史之乱,欣喜欲狂)。(2)笔调畅快(自己喜、家人喜,立即返乡)。(3)节奏明快(着眼喜欲狂,一路写来)。(简)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尾联写计划中的回乡路线,连用“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而以“即从”“穿”“便下”“向‘等字连贯,一气奔流。

  《秋兴》1.七律代表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暗喻时局动荡,国运暗淡。

  2.本诗意旨,即“悲秋”包含哪些方面:悲秋是古代诗歌中习见的主旨,但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极为深厚。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国心”的含义: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对照见义,显示出乡思之浓烈深长。(简或选)

  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比兴义:这是深秋时分巫峡、巫山的景象。波浪滔天,既表示时局动荡,又表示自己为国事忧急而心潮翻卷,思绪万千;风云满天,阴森接地,既表示国家前途黯淡无光,又表示为国事忧虑而心情沉闷。(简或选)

  《登高》1.作于夔州。登高指重九登高。写诗人重九登高时的见闻感受。前四句紧扣的季节特色,描绘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穷愁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内涵:万里,地远;秋,时悲;长作客,久久在外;百年,晚年;多病,衰疾;台,高远地;独,无亲朋。自伤身世境遇,抒发了穷愁潦倒、年老多病、流离他乡的悲哀。(简)

  3.通篇对偶:“无边草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杜甫流寓夔州时的作品有《秋兴》《登高》;与安史之乱直接相关的杜诗有《春望》《新婚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刘长卿:曾自诩“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芙蓉山主人,指作者投宿的人家。

  2.写雪夜投宿贫寒人家的情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韦应物:《滁州西涧》1.滁州,今安徽滁县。“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即景会心,借景述意,在幽草黄鹂、晚雨野渡的“画意”中,融进了对自在人生的体验。

  2.以声衬静,动静交错的写作特点:黄鹂鸣衬涧边幽草静,春潮带雨与“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交错。(简或选)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这是中唐诗人李益的边塞诗,七绝。抒写久戍边塞的将士思乡怀亲之情。受降城在今宁夏灵武县南面。

  2.诗中抒发的感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表达边塞将士思乡怀亲和哀愁之情。

  3.本篇如何表现戍边将士思乡怀亲之情的:(1)以“沙如雪”“月如霜”写景,表现边塞荒凉、凄冷,烘托悲伤情怀。(2)用笛声直接写出思念家乡的感情。(简)

  4.写景的艺术特点:巧用比喻。“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沙如雪”“月如霜”比喻贴切,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凄冷,从而表现了战士思乡的典型环境。(简或选)

  张志和:《渔歌子》1.这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小词。《渔歌子》是词牌名。

  2.作品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即词的主旨:通过描绘清新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表露出他悠闲自适,怡情山水,乐在其中的心志。(简)

  3.写景特点:写春天。择取了富有季节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景物用清淡的笔墨略加点染、描绘。画面清新,格调明朗,妙造自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简)

  4.“斜风细雨”的作用:斜风细雨是全篇景物描写的“眼目”,笼罩全诗,统一格调,白、红(桃花)、青、绿的瑰丽色彩,在“斜风细雨”衬托之下,益显出清新淡雅之致,境界令人神往。

  孟郊:《游子吟》1.自创乐府体诗,即事名篇,是新乐府。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诗中一语双关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具有比喻意义的诗句是:“报得三春晖”。

  2.本诗旨意:歌颂母亲对儿子真淳、诚挚、深厚的关爱,抒发作者对母爱的由衷感激之情和报答之心。

  3.本诗对母爱的描写:以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母爱。择取母亲为游子缝衣时的动作意态作朴实无华的描绘,将纯真而又深沉的母爱凝聚于“临行密密缝”的细节和无声无息的场景中,让诚笃的母爱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自然流溢出来。(简)

  4.本诗比兴手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用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的温暖。

  韩愈:《山石》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记游诗,内容并不咏山石,而是记游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七言律诗。蓝关,今陕西蓝田县南。“夕贬潮州路八千”是因为韩写了《谏迎佛骨表》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赴潮州途中。

  2.作品的情感内容:忠而获罪,英雄失路的悲愤和老而弥坚,为国尽忠的心态。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含义,即写作背景:唐宪宗迎佛骨供奉宫中,韩愈上《谏迎佛骨表》予以坚决反对。韩愈因此下狱,后眨官潮州。(简或选)

  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思想:愿为英明的唐宪宗革除迎佛骨这样的弊端,岂肯因衰老多病顾惜晚年余生而隐忍不言,这表现了韩愈敢干仗义执言的精神。“圣明”指唐宪宗:“弊事”指迎奉佛骨。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家何在:回顾家国不见,表系念;马不前:瞻望前途,茫茫一片,表现系念家国和英雄失路之情。(简或选)

  《杂说》(四)1.这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伯乐相马的故事出于《战国策》。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语出韩愈的《杂说》。

  《师说》1.说,议论文的一种。本文针对时弊而作,是韩愈对流俗非议的一个公开答复,批评的是今之众人。

  2.主旨:阐明从师学道的重要性,表现反抗流俗、抗颜为师的态度和勇气。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提倡从师学道。学必从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文中围绕师道提出的重要观点:一是人非生而知之者。二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四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学习必须从师,老师的职责、作用,以及师生关系均作了正确的阐述。

  《祭十二郎文》1.文章感人至深的,是其情意的真挚与深切。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

  2.本文每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几句,悲痛之极已如痴如愚,情意真诚深挚!

  《张中丞传后叙》1.张中丞即张巡。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张巡,许远所守睢阳城即今河南商丘。

  2.写作背景: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为了说明事实真相,歌颂英雄,驳斥流言,颂扬正气,打击邪恶。

  3.作品辩诬的主要对象是许远;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的是张巡。

  4.“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的是南霁云:读书过目不忘的是张巡。

  5.本文驳斥了哪些对张巡、许远的诬陷:(1)张、许怕死求活;(2)许远守城不力,因为城破于许远的防地;(3)损失惨重,张、许守城得不偿失。

  6.本文记载了哪几位的逸事:南霁云拒绝贺兰进明的挽留,断指、射浮图表示决心;张巡读书过目不忘;从容就义;许远宽厚长者风度。(简)

  7.“守—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段话的含义:充分肯定张、许守睢阳城(今河南商丘)的丰功伟绩及其重要作用,保护江淮,使江淮财力得以支持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得以立足。(简)

  《进学解》1.解释“解”:“解‘是一种文体。”解“字具有”解析“”辩解“”解嘲“等义项。文章系模仿东方朔《答客难》、杨雄《解嘲》而作。

  2.“进学解”题目的含义:对增进学业问题的分析、解释。

  3.本文主旨:感叹不遇,自鸣不平。

  4.说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意思:学业由勤奋而专精,由玩乐而荒废;修养由独立思考而成功,由人云亦云而失败。嬉:戏乐;随:因循随俗。

  5.词句的解释:“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姚姒指《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周诰殷盘”指《尚书》中的《周书》和《商书》; “《左氏》浮夸”,浮夸是指《左传》记事详尽丰富,文字有文学性:“太史所录”,指司马迁的《史记》:“子云、相如”,指杨雄和司马相如的辞赋。

  6.出自《进学解》的成语有: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业精于勤、含英咀华、动辄得咎、同工异曲、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爬罗剔抉、估屈聱牙等。

  张籍,《秋思》七绝。思乡怀亲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建:《水夫谣》1.中唐诗人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有《水夫谣》《老夫采玉歌》《轻肥》。

  2.诗以第一人称作直接叙述。水夫,即纤夫,指所从事的劳作是拉纤。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1.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州郡司马,十年后重被起用。柳宗元、韩泰、韩哗、陈谏、刘禹锡分别改官柳州、漳州,汀州、封州、连州的刺史。这首诗就是作者于宪宗元和十年夏初抵柳州时所作。柳州:今广西柳州市;漳: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汀: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封:封州,在今四川省封开县;连:连州在今四川省连县。

  2.诗的主旨:抒发诗人迭遭打击、被贬遐荒的忧愤,同时表达了对同道者的怀念和聚合无期的惆怅。

  3.“惊风乱飐芙蓉水”赋中兼有比兴:“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寓意前途茫茫,愁肠九转,抑郁难解。

  4.“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寓意的手法:写眼前现实,寓有作者遭受迫害打击,忧伤时事、处境险恶的政治感慨。惊风、密雨表示黑暗势力;乱飐、斜侵表示横遭打击;芙蓉、荷花、薜荔、香草比喻君子、贤者,即柳宗元及其同道。赋中运用比兴手法。(简)

  5.“百越文身地”的意思:百越即百粤,五岭以南少数民族的泛称。文身,身上刺花纹,当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百越文身地”指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作者柳宗元的人格化身。

  《捕蛇者说》揭露“苛政猛于虎”。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结论的著名作品是《捕蛇者说》。

  《始得西山宴游记》1.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著名篇章,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名篇,为“永州八记”之首。西山:今湖南零陵县西湘江外。

  2.文章意蕴: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既记叙了游览西山的经过,更突出了作者在游览中获得的精神感悟,体现出作者在革新失败、身受贬谪后依然坚持特立独行的思想品格,使这篇山水游记的意蕴深化而具有了一定的思想价值和人格力量。(简)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含义:高山与小土堆绝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暗喻自己的品格不能与反对革新的官僚政客妥协。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表达作者怎样的感受:似乎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沉浸大自然之中,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净化。

  5.“心疑形释,与万物冥合”的含义:意指精神专一,忘掉自我,似乎与万物相融合。这是作者游西山的感受,陶醉自然之中,西山体现了自己的品性与人格。

  《小石潭记》最能代表柳宗元山水游记善于体物的特色。

  《段太尉逸事状》1.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代表作。状是古代文章的一种体裁。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功。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这篇文章是柳宗元写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作参考的。

  3.作品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郭晞;以仁义打动的人是焦令谌。

  4.本文写了哪三件逸事,分别表现了段太尉怎样的性格:勇服郭晞-刚勇;仁愧焦令谌-仁义爱民;节显治事堂-节操。(简)

  5.作品主要人物:白孝德、焦令谌、郭晞、朱泚。

  6.与殷秀实形象作对比衬托的人物:白孝德、焦令谌、朱泚。

  《种树郭橐驼传》1.驼,这里指驼背。文体特点: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特点。

  2.本文主旨,即作者的观点:文章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在永贞政治革新中的重要政治观点:与民休息,不可生事扰民。

  3.本文说理采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将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应“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又将郭橐驼与“他植者”在种树的态度、方法及结果方面进行对比。简明生动地阐明了自己的思想观点。(简)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七律,怀古诗。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三国晋、吴水军在此激战。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所以集子以官职命名,为《刘宾客集》。

  2.怀古史实:西晋灭亡东吴,表达诗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的深刻见识。

  3.“王濬楼船下益州”,王濬生活在西晋。

  4.“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用铁链修成拦江工事;一片句指东吴投降。

  5.本诗的意旨,即表达的思想:结合形势借古讽今:一是警告藩镇割据势力,切勿依据山川形势而划地为王。一是提醒朝廷应居安思危,切勿骄奢淫侈,蹈六朝覆亡的故辙。显示出深沉的忧患意识。(简)

  6.分析诗两相映照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史实彼此映照,写出了交战双方的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败,虚实相间,笔致洗练。“下”“收”“沉”“出”四个动词的运用,气象生动。后四句生发议论,对六朝兴废作了高度概括,借古鉴今,言简意骇。(简)

  7.诗中怀古所用的对照手法:“怀古”即写历史事实。本文运用对照手法。西晋凭实力,金陵仗“王气”;东吴用千寻铁锁设防愚蠢,王濬一举摧毁有方;王濬势如破竹,胜券在握,金陵降幡出迎,国破家亡。

  8.“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含义:人事沧桑,社会变动,六朝的兴废盛衰,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纷繁复杂,令人伤感。而自然永恒,西塞山与长江亘古如斯,它们是历史变迁发展的见证。

  《乌衣巷》1.本篇为《金陵五题》第二首。“乌衣巷”指金陵城内的街名,是东晋有名的世家大族王、谢居所。

  2.本文主旨:表现对世事多变、荣辱无常的感叹,揭示豪门大族的荣耀不可能持久。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含义:世家大族已经烟消云散,燕子可作见证,它们现在飞入百姓家了。权势不会永恒,百姓才会长存。(简或选)

  4.分析本诗以小见大、以景物暗示沧桑之变的手法:(1)以“朱雀桥边”野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作侧面烘托,暗示昔日繁华已经去尽。(2)以小小燕子由当年王、谢之堂“飞入寻常百姓家”垒巢筑窝,沧桑之变、荣辱不定,富贵终难长保。(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白居易,字乐天。“酬”即酬答,是以诗回赠的意思。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指什么:刘禹锡在唐宪宗永贞元年(805年)被贬出京,先后在湖南、四川等地担任官职,因为被贬外任,所以称“凄凉地”;时间将近二十三年,被朝廷放逐,故称“弃置身”。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典出晋人《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记》。

  4.“闻笛赋”“烂柯人”的含义: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

  5.“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暮年返乡,恍如隔世:“怀旧空吟闻笛赋”指怀念老朋友。“烂柯人”是神话传说。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1)原意为自己是沉舟、病树,别人欣欣向荣,不停前进。(2)隐含的哲理是万事万物新陈代谢,新生的事物胜过旧的,不断发展,不停向前。(简或选)

  7.“今日听君歌一曲”,“君”指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一首咏物送别之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白居易。

  《轻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系旨归所在,“卒章显其志”,出自《轻肥》。“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内臣”指宦官。

  《长恨歌》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古代长篇歌行中的绝唱。表现李、杨悲剧故事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四段:第一部分写李、杨会合的经过及李对杨的无比宠幸;第二部分写因变乱爆发贵妃殒命,玄宗伤痛不已;第三部分写李重归长安后对杨的无限思念;第四部分写道士找到杨妃及杨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最后两句点明 “长恨”题旨。

  2.对《长恨歌》主题的看法: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讽谕说。认为长诗主要是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荒淫误国。二是爱情说。认为主要是表现唐明皇和杨贵妃生死与共、忠贞不渝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既表现李杨爱情,又包含讥讽。其实《长恨歌》中李杨形象并非等于历史上的李隆基与杨玉环,这是白居易的艺术创造。从诗中看,前半略有讥刺讽谕,但全诗是对李杨爱情的歌颂,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

  3.艺术特点:完整的故事性和哀婉的抒情性相结合。

  4.以汉喻唐的诗句:汉皇重色思倾国。

  5.“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指天上。

  6.“兄弟姐妹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指什么:杨贵妃受宠,一家人封官进爵,封有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国忠为丞相。

  7.“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所指何事,这样写有何深意: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唐,安史之乱起。唐明皇、杨贵妃不能再在华清宫轻歌曼舞尽情享乐了。正是因为他们的荒淫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又打破了他们的享乐,互为因果。

  8.李隆基、杨玉环的形象:李隆基早先沉迷逸乐,晚年对杨玉环苦苦相思;着重描写杨玉环的美丽身姿和登临仙境后仍对李隆基忠贞不渝。(简)

  9.《长恨歌》写景状物表现人物心理感受、景中蕴含抒情的诗句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迟迟钟鼓初长夜,耿歌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0.《长恨歌》讥刺李、杨的诗句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琵琶行》1.行:乐府歌辞的一体,称为歌行。自居易创作《琵琶记》时正在江州。作品主旨:抒写沦落天涯的牢骚困顿。

  2.本诗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江边送客、偶闻琵琶声写起,引出琵琶女,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第二部分通过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精心描摹揭示其“幽愁暗恨”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诉身世;第四部分“我闻琵琶已叹息”,抒发作者的感慨。(简)

  3.作品中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因为琵琶女自悲身世,轻易不愿见人,因此迟迟而出,犹抱琵琶,不情愿见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是因为内心痛苦。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联系琵琶女与诗人,由琵琶女的身世之感过渡到诗人的迁谪之感。(简或选)

  5.作品三次写到月光的作用:(1)“别时茫茫江浸月”,主客分别时凄凉气氛;(2)“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声余音袅袅,弥漫江上,听者举目窗外,沉醉其中;(3)“绕船月明江水寒”,表现老大嫁做商人妇后的凄凉寂寞。(简)

  6.诗中写了三次琵琶演奏:第一次,诗人江边送客所闻,“忽闻水上琵琶声”;第二次是“移船相近邀相见”,从调弦到完整的演奏一曲。琵琶女在乐曲中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第三次演奏,“莫辞更坐弹一曲”“凄凄不似向前声”。突出效果是“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三次不重复,有详有略,剪裁精巧。

  7.诗人自诉“谪居卧病浔阳城”时有何特点:只讲听不到动人的乐曲,绝不涉及被贬原因及政治感受,这是为了避免嫌疑,又是紧扣诗题。(简或选)

  8.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琵琵女受人摒弃与作者遭贬类似;琵琶女独守空船、郁积于心与作者身处穷乡、牢骚困顿相契合。(简)

  《钱塘湖春行》1.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表现西湖早春景色的诗句:“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简或选)

  3.作品中“行”的特点即如何表现移步换景:“孤山寺北贾亭西”“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元稹:《连昌宫词》这首七言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以对话体的形式,探索安史之乱前后的兴衰原因。

  李贺:《老夫采玉歌》反映民生疾苦,作者为中唐诗人李贺。

  《雁门太守行》1.乐府旧题,诗人采用“印象联缀”式的结构方式。诗歌始终没有正面描写作战情况,而是通过色彩、视听将感受最深的事物印象表现出来,造成浓烈的气氛和显著的心理效果,但正由于过多省略了过渡和关联,使人不易把握住整体的思想脉络。“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大军压境,兵临城下。 (简)

  2.本诗设色浓重、色彩艳丽的语言特色:黑、金、燕脂、紫、红、白(霜),几乎句句设色,浓妆艳抹,色彩浓烈。

  3.“燕脂”,即胭脂,这里指地上的血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玉龙:指宝剑。第一句明君礼贤下士,后一句贤者为知己者死,相对成文。

  《李凭箜篌引》引:乐府诗歌体裁名。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同为唐诗中描摹音乐的名篇。

  杜牧:《过华清宫》1.咏史诗。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上。“一骑红尘妃子笑”:“妃子”指杨贵妃。

  2.《过华清宫》的主旨:揭露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联系唐玄宗大兴土木、沉湎声色的现实背景,杜牧此诗亦有讽喻当局之意。

  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艺术特色:(1)对照鲜明。(2)隐含讥刺。(3)发人深省。

  《泊秦淮》1.七绝。作品主旨:表现诗人对国事危迫,朝廷上下却依然醉生梦死的深重忧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早雁》是一首咏物诗,反映民生疾苦,作者杜牧。

  3.在一句之内望文见义的诗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

  4.作品用了什么典故,抨击矛头指向何人:(1)“后庭花”即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之典故。(2)矛头指向在国运衰颓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商女听命于达官贵人而歌)。(简或选)

  《阿房宫赋》1.可视为宋代欧阳修、苏轼文赋的先声,讽谕晚唐皇帝唐敬宗。

  2.诗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李商隐:《安定城楼》1.这是一首登临述怀之作,即咏怀诗。

  2.作品主旨:抒发诗人有志用世、功成身退的意愿却怀才不遇、抱负成虚的哀伤,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怀抱利器却寄人篱下、无所作为的痛苦心情。(简)

  3.作品中所用典故表示功成身退的诗句是“欲回天地入扁舟”。

  4.“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的用典及所表达的心情:(1)以贾谊为国事而流泪但不被朝廷重用,表达自己满腹经纶而应试不中。(2)以王粲避乱至荆州失意作《登楼赋》,表达自己寄居岳父王茂元泾州幕中的郁郁不得志。

  5.“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的用典及含义:(1)典出春秋时范蠡功成辞官乘扁舟泛五湖。(2)含义是自己干一番扭转乾坤的大事业,然后泛舟归隐。

  6.“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鹅雏竟未休‘所用典故出于何书,诗人用它表达什么意思:(1)典故出自《庄子》。(2)表达无意区区利禄,但自己高尚的情操却不为世俗理解。

  《无题》1.诗以“无题”命篇起自李商隐。

  2.诗的情感内容,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深沉执著的追求之情。

  3.作品中与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同样写法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作品中运用神话传说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蓬莱山,仙山,这里借指对方住处;青鸟;传说中西王母身边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借指信使。

  5.作品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作品中运用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为什么广为流传:(1)比喻,谐音、对偶。

  (2)不限于爱情,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事业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简或选)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设想对方,从对面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既写出对方对诗人的深切思念,又表现出诗人对对方的一往情深。

  《马嵬》1.主要内容写唐明皇与杨贵妃。作者李商隐。马嵬:今陕西兴平县。

  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讽刺唐明皇和杨贵妃,上下作对比。

  《锦瑟》七律。锦瑟:绘饰华美之瑟。瑟:古代一种乐器。本诗主题:晚年回顾往事。

  温庭筠:兼工诗词,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

  《梦江南》1.此词属“代言体”,即以男子而写女性的闺阁之愁。词的主旨:本篇写女子的相思之苦。

  2.“过尽千帆皆不是”在刻画女子心理活动上的妙处:表现情感起伏波动,由热切企盼到一再失望、耐心等待、终于绝望的心理过程。

  3.“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结合的特点:寄情于景,表现了空阔的意境,拓展了读者的视野,给人以情思荡漾、空中传恨的感觉。夕阳西下,江水悠悠,情思绵绵,深远无尽。

  聂夷中《伤田家》:聂夷中是晚唐诗人。这是一首感伤农民苦难的作品。

  杜荀鹤:《山中寡妇》1.这首七律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晚唐时期敲骨吸髓的赋役剥削。(简)

  2.本诗的认识意义:通过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深刻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敲骨吸髓的残酷剥削,人民无以为生。

  3.“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在全诗中的作用:点明题旨,深化题旨。

  李朝威:《柳毅传书》1.唐代传奇,人物形象有:柳毅、龙女、龙君、钱塘君等。

  2.《柳毅传书》是一篇深含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通过柳毅传书等一系列情节描写了柳毅和龙女的爱情故事。

  韦庄: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冯延巳《谒金门》: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五代词作家冯延巳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人物。

  2.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出自冯廷巳《谒金门》。

  李璟:《摊破浣溪沙》中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煜: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认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是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咏叹自悲身世之情的诗句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又》中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词《又》。

  《虞美人》1.这是一首抒情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指南唐。李煜是南唐后主。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投降,押解汴京囚禁,他思念已经失去的南唐王朝。

  3.“雕阑玉砌”“朱颜”各指什么:“雕阑玉砌”指南唐皇宫中玉石镶砌,画栋雕梁的宫殿建筑:“朱颜”,红润的脸色,指李煜自己(一说指从前的宫娥)。(简或选)

  4.作品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及比喻的艺术效果:(1)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效果:①形象性强。抽象无形的愁绪成了有形的具体的物象。②表明愁之多之深之长。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