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自考心理学串讲笔记二十七

发布日期:2018-05-23 05:46:48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二、个体的认知发展

  [识记]

  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

  [领会]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0~2岁儿童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发展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自我中心”程度下降,开始克服“片面性”,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

  口语习得的年龄    口语习得各阶段的特征

  刚出生     能够分辨语音刺激与其他声音刺激

  9~12个月   说出第一个指示词

  18~24个月   出现双词话语

  3~4岁    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的句子

  7岁前    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三、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

  [识记]

  社会性发展的一般概念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领会]

  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依恋行为:依恋行为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它的形成是通过双方的相互强化完成的。

  (二)性别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在不同的文化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准则就是性别模式。

  1、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性别角色行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父母的要求和训练方式上。

  2、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对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发生重要影响的渠道主要是:教科书、教师、同伴群体。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

  道德认知的发展包括道德思维能力或形式结构的发展、道德观念或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皮亚杰的研究:

  儿童对已有的道德定向的认知表现出四个特点:

  (1)从认识单纯的规则到了解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

  (3)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        (4)从他律到自律

  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特点: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第二阶段:权威阶段(6~7、8岁)特点: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

  第三阶段:可逆性阶段(8~10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特点。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0~12岁) 特点:公正感和正义感的产生。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题

  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

  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要依次经过几个阶段,不能超越,只能循序渐进。后来,增加了“过渡阶段”。

  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典型的特点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3、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对友谊非常重视;与父母产生冲突、代沟;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三)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识记]

  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一)求职与升学(二)婚恋与生育

  [领会]

  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

  自身生理变化、家庭生活变化、事业变化

  [简单应用]

  如何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增进人生最优化发展?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心理学串讲笔记二十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xxbj/2485.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nav

自考心理学串讲笔记二十七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二、个体的认知发展

  [识记]

  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

  [领会]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人的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0~2岁儿童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发展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自我中心”程度下降,开始克服“片面性”,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婴幼儿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特点

  口语习得的年龄    口语习得各阶段的特征

  刚出生     能够分辨语音刺激与其他声音刺激

  9~12个月   说出第一个指示词

  18~24个月   出现双词话语

  3~4岁    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的句子

  7岁前    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三、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

  [识记]

  社会性发展的一般概念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领会]

  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依恋行为:依恋行为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它的形成是通过双方的相互强化完成的。

  (二)性别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在不同的文化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准则就是性别模式。

  1、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性别角色行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父母的要求和训练方式上。

  2、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对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发生重要影响的渠道主要是:教科书、教师、同伴群体。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道德认知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

  道德认知的发展包括道德思维能力或形式结构的发展、道德观念或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皮亚杰的研究:

  儿童对已有的道德定向的认知表现出四个特点:

  (1)从认识单纯的规则到了解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

  (3)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        (4)从他律到自律

  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特点: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第二阶段:权威阶段(6~7、8岁)特点: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

  第三阶段:可逆性阶段(8~10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特点。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0~12岁) 特点:公正感和正义感的产生。

  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主题

  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

  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要依次经过几个阶段,不能超越,只能循序渐进。后来,增加了“过渡阶段”。

  青少年个体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2、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典型的特点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3、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对友谊非常重视;与父母产生冲突、代沟;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三)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识记]

  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一)求职与升学(二)婚恋与生育

  [领会]

  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

  自身生理变化、家庭生活变化、事业变化

  [简单应用]

  如何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增进人生最优化发展?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