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教学大纲第二章
本章重点:古印度法概念、渊源、特点;种姓制度;《摩奴法典》; 印度法系
第一节 古印度法概述
一、 古印度法的概念
古印度法指整个南亚次大陆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6世纪奴隶制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 古印度法的产生和发展
1、 公元前1000-600年,印度逐渐形成奴隶制国家。
2、 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形成并成为国教,其经典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
3、 公元前6世纪前后,佛教产生并迅速发展,佛教法促进了法律的发展。
4、 6世纪后,印度教形成。印度教法延续了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
三、 古印度法的渊源
古印度法的渊源主要有:吠陀、法经、法典、佛教经典、国王敕令。
第二节 古印度法的基本内容
一、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
二、 所有权
古印度的土地原则上为国王所有,其占有形式是村社制。动产的私有权受到保护。
三、 债法
契约关系较简单,种类较少;缔结契约注重形式。
四、 婚姻家庭法
婚姻方式充满宗教色彩;严格维护种姓内婚制。
五、 继承法
古印度遗嘱继承不发达,主要是法定继承。
六、 刑法
缺乏犯罪的抽象概念,且充满宗教色彩;不同种姓犯同样的罪,处罚不同。
七、 诉讼制度
缺乏统一固定的法院组织;常借助神的力量进行裁判:宣誓和神明裁判。
第三节 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 基本特点
二、 历史地位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外国法制史》教学大纲第二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小编提示:添加【四川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四川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四川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填写下方信息,马上领取四川自考《备考方案》!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