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07年4月北大“心理学史”串讲资料(3)

发布日期:2018-05-23 05:45:53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第四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二)

  17世纪的法国和荷兰

  第二节  笛卡儿

  笛卡儿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创立了解析几何,第一个将代数方法应用到几何学中去。

  论述笛卡尔的理论体系

  一、唯理论-认识论

  1.笛卡儿认为方法论。认识论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他说:没有比知道人类知识是什么和它达到多么远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2.笛卡儿的认知论是唯理论,他相信人有固有观念。

  3.他看重追求知识的方法,不重视实验方法,而偏重数学的演绎推理。

  4.笛卡儿认为,主观上明白的观念,并非来源于人的实践,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观念”,也称天赋观念。天赋说明了观念的来源:它们只是从心或意识发展而来,与感觉无关。

  二、简述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世界观

  笛卡儿认为世界上有上帝,有灵魂(心),有物质,三者都是不依赖他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其中,绝对独立存在的只有上帝,灵魂与物质只是相对的独立,它们须依靠上帝才能存在。

  三、心身交感论-心身关系

  1.笛卡儿认为,心能影响身,这的确是事实。但是他又说身对心有着更大的影响。心身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2.他对心身间的关系的看法是心身交感论。

  3.笛卡儿选择脑中的松果腺作为灵魂的驻所。

  四、论反射

  虽然笛卡儿没有直接提出“反射”的术语。但是他提出了“这是一种不受运动的意志所控制或决定的运动。在心理学史上笛卡儿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

  五、论情绪

  1.笛卡儿认为只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

  第三节  马勒伯朗士

  一、逢会论

  1.格林克斯提出了逢会论。认为感觉的真正原因不是外物与人体;而是上帝。当物与人体正发生作用时,是上帝使其灵魂产生感觉,外物与人体的作用只是适逢其会,是偶然的原因。

  2.马勒伯朗士是另一个逢会论者,著有《对真理的追求》。

  马勒伯朗士受笛卡儿灵魂与肉体互相独立的思想的影响,认为不仅肉体不能作用于灵魂,使灵魂产生感觉或思想,灵魂也不能作用于肉体,使肉体产生动作。如二者有作用的话,那是一种偶然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上帝。

  二、复合感觉

  马勒伯朗士认为人的经验的单位,不是孤立的感觉而是复合感觉,是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感觉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即刻的是意识不到的。马勒伯朗士称为“复合感觉”,又叫做“自然判断”

  第四节  斯宾诺莎

  一、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自因说

  1.笛卡儿认为世界有三个实体:上帝、灵魂和物质。斯宾诺莎则认为只有一个,他称为上帝的实体。他所谓的上帝实则指无限永恒的自然界。

  2.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处于错综复杂。无穷无尽的因果联系中,它们存在和变化的原因,都在自然界本身之中,故也称自因说。

  3.人只能认识这无数属性中的两个,即心与物。

  二、唯理论与《伦理学》一书

  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是《伦理学》。

  他认为知识分三种:第一种是感性的知识,第二种是理性的知识,第三种是直观的知识。

  三、心身平行论

  在斯宾诺莎看来,思维(心灵)和广延(物质)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可是他将二者看成互相平行,却不能相互决定。

  四、论联想和情感

  斯宾诺莎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

  斯宾诺莎认为情绪有两类,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另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第五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三)

  17世纪的英国和德国

  第一节  英国的社会背景

  一、培根新工具的提出

  1.1620年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的开山祖弗兰西斯?培根出版了《新工具》,培根提出要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及控制自然。他认为人类应将认识的着眼点放在自然方面,认识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认识的目的是控制自然。他曾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名言。

  第二节  霍布斯

  一、机械唯物论

  1.霍布斯认为,世界由具有广泛和各种形状的物体所构成。物体的特性只有数量上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异。

  二、论人性

  1.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都要压迫他人,提高自己。

  三、论感觉与梦境

  1.霍布斯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一切知识都由感觉开始。感觉的发生过程如下:外界物体的运动作用于人的感官,感官也产生了运动,如此一步步神经也动了起来,运动最终传到脑,使脑中物质也产生了运动,于是人就产生了感觉。

  2.霍布斯以为每一感觉过程发生以后,都留有残余的运动,这残余的运动就是想象。平时想象的这种残余运动比较微弱,被当前感觉过程更强烈的运动所淹没,因此平时显现不出来。只有人在睡眠时,感觉运动不存在了,残余运动才突显出来而形成梦境。

  四、联想主义的萌芽

  霍布斯以为联想是由于两种感觉的运动在发生时间上的接近。

  霍布斯将联想分成两种,一种是无指导的、无计划的、非恒久的。另一种是有个欲望或计划节制的。后人把前者称为自由联想。

  第三节  洛克

  对比洛克与笛卡儿的观点

  一、经验论-认识论

  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著作《人类悟性论》1690年出版。书中反驳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宣传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洛克反驳当时传统的“固有观念”或“天赋观念”。他认为人不存在未有经验之先就有意识到的所谓固有观念或固有原理。

  二、简述洛克的感觉与反省两源说

  1.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是指人出生以后的阅历。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向张白纸,最初没有字,一切字由经验印上去的。经验的材料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即反省。

  2.洛克把人所能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统称为观念。又将一切观念分简单与复杂的两类。

  3.洛克以为反省是观念的另一来源,称它为内感官,以别于耳。目等外感官。

  4.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它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将反省看作是认识的一个来源,无疑与当时流行的机械论观念有关。

  三、外物的原始性与次起性

  洛克把外物的性质区分为原始性与次起性;如广延、形状、体积、动静、不可入性。数目等是原始性,

  外物由于它的原始性的种类与程度的不同而产生色、声、香、味等感觉的能力是次起性。

  四、联想主义的开始

  联想一直是心理学史上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洛克最先使用“联想”这一词语。他在《人类悟性论》第四版加了一章,题作“联想”。

  第五节  莱布尼茨

  论述莱布尼茨的体系

  莱布尼茨是著名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可以说是德国的第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一、唯理论-认识论

  莱布尼茨的重要著是《单子论》和《人类悟性新论》。莱布尼茨在认识论上同笛卡儿一样是唯理论者。他相信人固有观念,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

  它需要经过一段发展的过程,即需要人们心中潜在的普遍的知识,逐渐地展开,才能成为一种非常清晰的观念。他认为人心既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座成形的雕像,而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经过加工、琢磨、才能渐次成为一座雕像。

  莱布尼茨认为存在两种真理,一种是理性真理,一种是事实真理。

  二、简述莱布尼茨单子论-世界观

  1.“单子论”是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单子是实体,是“物的元素”。

  2. 单子论有无数等级,从最低到最高。世界的最高单子是上帝,上帝也是原初单子,由他发射出一切其他单子。人的构造与世界相似,是由身体中的最低的到最高的单子构成,人身的最高单子就是人的灵魂

  三、预定和谐说-心身关系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虽然各自独立,但却与其余单子并存于同一世界内。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他创造之时已经把每一单子造得在它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反映世界的一切其他单子的状态。

  即神在创造单子的时候,就已经保证了它们的一致和和谐。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的个性包含着似乎在萌芽状态的无限的东西。

  莱布尼茨用“预定和谐说”来说明心与身的关系。

  四、论微觉与统觉

  莱布尼茨将最不明白的观念,称为微觉。最明白的叫做统觉。他认为,微觉是明白性等于零,或几乎等于零的观念

  第六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四)

  18世纪的英国

  第一节 英国当时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约翰。托兰德认为只有人脑这个具有特殊构造的物质才有思想

  第二节  贝克莱

  贝克莱是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地名言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不被感知之物,而感知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的主观的方面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别。他说不仅“第二性的质”如色、声、味等是主观的,就是“第一性的质”如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也是主观的……

  二、空间知觉的经验论

  1贝克莱在他的《视觉新论》中提出空间知觉的问题。运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的。

  2.贝克莱指出,眼球转动的感觉与距离的大小之间本来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可是,由于心灵根据经验发现。在这两类观念之间就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的联系。

  3. 贝克莱用联想主义方法,用经验论来处理空间知觉。

  4.总起来说,贝克莱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空间知觉,没有太大的错误,而且是对以往古人见解的很好整理和总结。

  第三节  休谟

  一、不可知论

  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继承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他对联想的形成的看法是把客观物质的联系颠倒为感知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只是存在于主观经验之中。

  二、联想主义

  1.联想主义的心理学是指休谟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处理心理现象,他比较露骨地表现出唯心主义的特点。

  2.休谟认为联想的条件包括:①相似;②时地接近;③因果关系。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学习笔记 07年4月北大“心理学史”串讲资料(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xxbj/921.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nav

07年4月北大“心理学史”串讲资料(3)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第四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二)

  17世纪的法国和荷兰

  第二节  笛卡儿

  笛卡儿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创立了解析几何,第一个将代数方法应用到几何学中去。

  论述笛卡尔的理论体系

  一、唯理论-认识论

  1.笛卡儿认为方法论。认识论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他说:没有比知道人类知识是什么和它达到多么远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2.笛卡儿的认知论是唯理论,他相信人有固有观念。

  3.他看重追求知识的方法,不重视实验方法,而偏重数学的演绎推理。

  4.笛卡儿认为,主观上明白的观念,并非来源于人的实践,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观念”,也称天赋观念。天赋说明了观念的来源:它们只是从心或意识发展而来,与感觉无关。

  二、简述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世界观

  笛卡儿认为世界上有上帝,有灵魂(心),有物质,三者都是不依赖他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其中,绝对独立存在的只有上帝,灵魂与物质只是相对的独立,它们须依靠上帝才能存在。

  三、心身交感论-心身关系

  1.笛卡儿认为,心能影响身,这的确是事实。但是他又说身对心有着更大的影响。心身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2.他对心身间的关系的看法是心身交感论。

  3.笛卡儿选择脑中的松果腺作为灵魂的驻所。

  四、论反射

  虽然笛卡儿没有直接提出“反射”的术语。但是他提出了“这是一种不受运动的意志所控制或决定的运动。在心理学史上笛卡儿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

  五、论情绪

  1.笛卡儿认为只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

  第三节  马勒伯朗士

  一、逢会论

  1.格林克斯提出了逢会论。认为感觉的真正原因不是外物与人体;而是上帝。当物与人体正发生作用时,是上帝使其灵魂产生感觉,外物与人体的作用只是适逢其会,是偶然的原因。

  2.马勒伯朗士是另一个逢会论者,著有《对真理的追求》。

  马勒伯朗士受笛卡儿灵魂与肉体互相独立的思想的影响,认为不仅肉体不能作用于灵魂,使灵魂产生感觉或思想,灵魂也不能作用于肉体,使肉体产生动作。如二者有作用的话,那是一种偶然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上帝。

  二、复合感觉

  马勒伯朗士认为人的经验的单位,不是孤立的感觉而是复合感觉,是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感觉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即刻的是意识不到的。马勒伯朗士称为“复合感觉”,又叫做“自然判断”

  第四节  斯宾诺莎

  一、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自因说

  1.笛卡儿认为世界有三个实体:上帝、灵魂和物质。斯宾诺莎则认为只有一个,他称为上帝的实体。他所谓的上帝实则指无限永恒的自然界。

  2.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处于错综复杂。无穷无尽的因果联系中,它们存在和变化的原因,都在自然界本身之中,故也称自因说。

  3.人只能认识这无数属性中的两个,即心与物。

  二、唯理论与《伦理学》一书

  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是《伦理学》。

  他认为知识分三种:第一种是感性的知识,第二种是理性的知识,第三种是直观的知识。

  三、心身平行论

  在斯宾诺莎看来,思维(心灵)和广延(物质)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可是他将二者看成互相平行,却不能相互决定。

  四、论联想和情感

  斯宾诺莎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

  斯宾诺莎认为情绪有两类,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另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第五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三)

  17世纪的英国和德国

  第一节  英国的社会背景

  一、培根新工具的提出

  1.1620年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的开山祖弗兰西斯?培根出版了《新工具》,培根提出要认识自然、研究自然及控制自然。他认为人类应将认识的着眼点放在自然方面,认识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认识的目的是控制自然。他曾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名言。

  第二节  霍布斯

  一、机械唯物论

  1.霍布斯认为,世界由具有广泛和各种形状的物体所构成。物体的特性只有数量上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异。

  二、论人性

  1.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都要压迫他人,提高自己。

  三、论感觉与梦境

  1.霍布斯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一切知识都由感觉开始。感觉的发生过程如下:外界物体的运动作用于人的感官,感官也产生了运动,如此一步步神经也动了起来,运动最终传到脑,使脑中物质也产生了运动,于是人就产生了感觉。

  2.霍布斯以为每一感觉过程发生以后,都留有残余的运动,这残余的运动就是想象。平时想象的这种残余运动比较微弱,被当前感觉过程更强烈的运动所淹没,因此平时显现不出来。只有人在睡眠时,感觉运动不存在了,残余运动才突显出来而形成梦境。

  四、联想主义的萌芽

  霍布斯以为联想是由于两种感觉的运动在发生时间上的接近。

  霍布斯将联想分成两种,一种是无指导的、无计划的、非恒久的。另一种是有个欲望或计划节制的。后人把前者称为自由联想。

  第三节  洛克

  对比洛克与笛卡儿的观点

  一、经验论-认识论

  英国思想家洛克的著作《人类悟性论》1690年出版。书中反驳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宣传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洛克反驳当时传统的“固有观念”或“天赋观念”。他认为人不存在未有经验之先就有意识到的所谓固有观念或固有原理。

  二、简述洛克的感觉与反省两源说

  1.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是指人出生以后的阅历。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向张白纸,最初没有字,一切字由经验印上去的。经验的材料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即反省。

  2.洛克把人所能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统称为观念。又将一切观念分简单与复杂的两类。

  3.洛克以为反省是观念的另一来源,称它为内感官,以别于耳。目等外感官。

  4.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它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将反省看作是认识的一个来源,无疑与当时流行的机械论观念有关。

  三、外物的原始性与次起性

  洛克把外物的性质区分为原始性与次起性;如广延、形状、体积、动静、不可入性。数目等是原始性,

  外物由于它的原始性的种类与程度的不同而产生色、声、香、味等感觉的能力是次起性。

  四、联想主义的开始

  联想一直是心理学史上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洛克最先使用“联想”这一词语。他在《人类悟性论》第四版加了一章,题作“联想”。

  第五节  莱布尼茨

  论述莱布尼茨的体系

  莱布尼茨是著名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可以说是德国的第一个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一、唯理论-认识论

  莱布尼茨的重要著是《单子论》和《人类悟性新论》。莱布尼茨在认识论上同笛卡儿一样是唯理论者。他相信人固有观念,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

  它需要经过一段发展的过程,即需要人们心中潜在的普遍的知识,逐渐地展开,才能成为一种非常清晰的观念。他认为人心既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座成形的雕像,而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经过加工、琢磨、才能渐次成为一座雕像。

  莱布尼茨认为存在两种真理,一种是理性真理,一种是事实真理。

  二、简述莱布尼茨单子论-世界观

  1.“单子论”是莱布尼茨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单子是实体,是“物的元素”。

  2. 单子论有无数等级,从最低到最高。世界的最高单子是上帝,上帝也是原初单子,由他发射出一切其他单子。人的构造与世界相似,是由身体中的最低的到最高的单子构成,人身的最高单子就是人的灵魂

  三、预定和谐说-心身关系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虽然各自独立,但却与其余单子并存于同一世界内。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他创造之时已经把每一单子造得在它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反映世界的一切其他单子的状态。

  即神在创造单子的时候,就已经保证了它们的一致和和谐。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的个性包含着似乎在萌芽状态的无限的东西。

  莱布尼茨用“预定和谐说”来说明心与身的关系。

  四、论微觉与统觉

  莱布尼茨将最不明白的观念,称为微觉。最明白的叫做统觉。他认为,微觉是明白性等于零,或几乎等于零的观念

  第六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四)

  18世纪的英国

  第一节 英国当时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约翰。托兰德认为只有人脑这个具有特殊构造的物质才有思想

  第二节  贝克莱

  贝克莱是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地名言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不被感知之物,而感知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的主观的方面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别。他说不仅“第二性的质”如色、声、味等是主观的,就是“第一性的质”如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也是主观的……

  二、空间知觉的经验论

  1贝克莱在他的《视觉新论》中提出空间知觉的问题。运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的。

  2.贝克莱指出,眼球转动的感觉与距离的大小之间本来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可是,由于心灵根据经验发现。在这两类观念之间就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的联系。

  3. 贝克莱用联想主义方法,用经验论来处理空间知觉。

  4.总起来说,贝克莱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空间知觉,没有太大的错误,而且是对以往古人见解的很好整理和总结。

  第三节  休谟

  一、不可知论

  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继承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他对联想的形成的看法是把客观物质的联系颠倒为感知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只是存在于主观经验之中。

  二、联想主义

  1.联想主义的心理学是指休谟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处理心理现象,他比较露骨地表现出唯心主义的特点。

  2.休谟认为联想的条件包括:①相似;②时地接近;③因果关系。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