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7)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02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3,宏观效果理论包括的理论模式和假说。

  (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2)“沉默的螺旋假说”(3)“知识沟研究”;(4)“培养分析”(5)“编码与译码”研究。

  4,具体理论

  理论 提出者与专著 理论具体内容 特点 研究情况 评价

  议程设置假说 (美)麦库姆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的“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1,着眼点在认知层面上;2,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作业”的机构。 1,子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化;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意义:1,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2,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又提起来。

  不足:1,只强调传播媒介设置“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2,把效果绝对化。

  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又称作“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环境意见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提示的意见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1,重新界定的舆论的概念;2,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意义:把舆论的形成过程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2,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此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培养理论 (美)格伯纳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方面超过其他的作用。电视节目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社会不安全感越强。电视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外围研究: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3,培养分析。

  知识沟理论 (美)蒂奇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达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理论。 研究领域:1,罗杰斯“创新与普及”;2,发展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3,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

  第十章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一、基本概念

  1,传播效果;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二、重点题

  1,传播效果的类型。

  (1) 从时间上考虑:(2)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考虑;(3)从效果的性质上考虑。

  2,戈尔丁的效果分类。

  (1)短期预期效果;(2)短期非预期效果;(3)长期预期效果;(4)长期非预期效果;

  3,效果研究的课题领域。

  4,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制约因素的考察,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性规律,特殊规律,来加深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5,传播效果研究的实践意义。

  传播效果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于为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使传播发挥其正面的社会作用。

  6,麦奎尔的三种传播效果的理论。

  (1) 常识理论;(2)现场理论;(3)社会科学理论:影响公众;影响传媒工作者;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基本概念

  《人民的选择》

  二、重点题

  现代传播

[1]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串讲笔记 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7)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zl/5687.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nav

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串讲资料(7)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3,宏观效果理论包括的理论模式和假说。

  (1)“议程设置功能假说”;(2)“沉默的螺旋假说”(3)“知识沟研究”;(4)“培养分析”(5)“编码与译码”研究。

  4,具体理论

  理论 提出者与专著 理论具体内容 特点 研究情况 评价

  议程设置假说 (美)麦库姆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的“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1,着眼点在认知层面上;2,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作业”的机构。 1,子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化;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意义:1,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2,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又提起来。

  不足:1,只强调传播媒介设置“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2,把效果绝对化。

  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又称作“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环境意见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提示的意见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1,重新界定的舆论的概念;2,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意义:把舆论的形成过程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2,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此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培养理论 (美)格伯纳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方面超过其他的作用。电视节目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社会不安全感越强。电视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外围研究: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3,培养分析。

  知识沟理论 (美)蒂奇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传媒传达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上限效果理论。 研究领域:1,罗杰斯“创新与普及”;2,发展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3,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

  第十章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一、基本概念

  1,传播效果;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二、重点题

  1,传播效果的类型。

  (1) 从时间上考虑:(2)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考虑;(3)从效果的性质上考虑。

  2,戈尔丁的效果分类。

  (1)短期预期效果;(2)短期非预期效果;(3)长期预期效果;(4)长期非预期效果;

  3,效果研究的课题领域。

  4,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制约因素的考察,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性规律,特殊规律,来加深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5,传播效果研究的实践意义。

  传播效果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于为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使传播发挥其正面的社会作用。

  6,麦奎尔的三种传播效果的理论。

  (1) 常识理论;(2)现场理论;(3)社会科学理论:影响公众;影响传媒工作者;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基本概念

  《人民的选择》

  二、重点题

  现代传播

[1]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