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邓小平理论概论》备考串讲
导论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教材第1—7页。
1、时代条件:时代主题从战争和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注意记住两个依据);
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注意在较量上的变化);
2、社建条件: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照搬了苏联模式);
总结苏联模式的特点和缺陷(备战型,高速、粗放、追求重工业、封闭、所有制单一、高度集中等);
3、改革条件: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记住起止时间和会议,实现了三大转变,提出了一个命题);
第二阶段,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记住起止时间和会议,获得三个理论成果,商品经济论、初级阶段论、特色论);
第三阶段,走向成熟,形成体系(记住起止时间和会议,获得四个理论成果,市场经济论、本质论、三个有利于、发展是硬道理)
记住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时间和会议。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第10页。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简要了解其中的根据。
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材第12--13页。
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因为依据的是同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内容源于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因为是从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将之推向新阶段。
四、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教材第15页,四个“新”。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18—19页。
党的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含义:
毛泽东首先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实事求是的含义:第23页,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讲演中做出。
解放思想的含义:第29页,邓小平做出。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第29—30页,包
[1]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串讲笔记 2006年4月《邓小平理论概论》备考串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小编提示:添加【四川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四川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四川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填写下方信息,马上领取四川自考《备考方案》!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