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我们从米兰到威尼斯的夜晚,一下火车,天正落着小雨,走出站台便听到水声拍岸,浪花就在我们的脚下飞溅。安莎社的朋友们开来一艘小汽艇,正在码头上等候我们。他们风趣地说:“这就是我们威尼斯的汽车。”
船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上行进,两岸闪烁着路灯,大片大片的雨丝在灯影里飘落着。从一些黑洞洞的建筑物里,偶尔也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着长长的光影。一路上我们只觉得头顶上闪过一座座小桥,但记不清数目,也看不清都是些什么形状。
我们住的欧洲旅馆,好象就在水里盖起来的,它在自己的大门口建造了一座活动的码头,当我们提着行李踏上这摇摇晃晃的码头时,我突然感到这不是在上岸,而是登上一艘更大的航船。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推开窗子,只见窗下就是一条开阔的水道,大小船只不断地来来往往。这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大运河。对岸是一个古老的堂,建筑得很漂亮,阳光在它的塔尖上闪耀。几只白色的海鸥上下飞翔,三四个披着黑纱的修女,正在教堂的门口悠闲地散步……好一幅幽美的画图啊!
我兴致勃勃地跑下楼去,想站在旅店的码头上看看两边的风景,谁知清晨潮水上涨,码头已浸在海水里。旅店主人不得不在码头上又架起木板当作浮桥,让客人们上下船时通行。旅馆东西两侧的餐厅,因为突出水面,潮水涨上来,大部分桌椅都泡在水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餐厅。
按照当天的日程,上午我们要到圣马可广场参观,向导领着我们从旅店连接陆地的后门走出去。街上这里那里还积存有未退尽的潮水,人们都穿着长统皮靴走来走去。狭窄的街道上还到处搭着木板,看来这种便桥家家都有准备,一旦水漫过来,家家搭起木板,纵横相连,整个街道和城市又可通行无阻了。
当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马可广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完全被它出乎意料的美丽怔住了。这个古老的广场是由教堂、钟楼和其它相称的建筑物所组成,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当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广场一半以上的地方还浸在潮水里。建筑物的清晰的倒影,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据当地向导告诉我,圣马可广场平时就很漂亮,很多人称它是威尼斯的明珠。但他认为最美丽的还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象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戏剔透,光彩照人。只是这种情景很难遇到,威尼斯虽然每天都有落潮涨潮,但出现水漫广场的景致,一年最多也不过几次。大家都认为我们运气实在太好,恰恰就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一早,威尼斯就以它最友好、最美丽的面貌接待了我们。
圣马可广场面临大海,是游人聚集的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广场上的圣马可教堂,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它是为《马可福音》的作者,圣徒马可兴建的。据说威尼斯人把圣马可当作保护神,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教堂正在修缮,四匹马只剩下一匹,其它三匹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广场周围,开设有许多饭馆和咖啡店,桌椅就露天摆放在广场上。白天,游人们在这里用餐,夜晚更是喝咖啡、听音乐最好的场所。据说,每当夏季游人最盛的时候,广场上夜夜灯光灿烂,乐声四起,歌声笑语彻夜不息,使这个美丽的广场,更增加一层迷人的色彩。
我们在威尼斯访问了两天,曾多次乘船经过市区,饱览了这座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据说威尼斯一共有400座桥梁和170多条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
威尼斯还有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名叫“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这种船,大多漆成黑色。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如果时间充裕,往往喜欢雇只这样的小船,穿街过巷,缓缓而行,听听艄公的歌唱,饱览水乡的景物,真是别有一番风韵。
有一次,我们乘船路过马可·波罗的故居,这是一所古老的黄色的小楼,门前一座很大的石桥,名字就叫马可·波罗桥,桥头上钉有牌子。向导告诉我,这里现在住着居民,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遗憾的是这里十分狭窄,我们在船上没有合适的角度,结果连张照片也没有拍上。
威尼斯前不久才和我国苏州结为姊妹城,因此他们对中国客人特别热情。在我们所接触的意大利朋友中,包括威尼斯市长和夫人,都一再向我们询问苏州的情况,想了解苏州和威尼斯有哪些相似,有哪些不同,他们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句话,都希望有机会能到苏州去看看。市长说,他正在准备组织到苏州访问的代表团,为难的是,向他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
在谈到对中国的友好感情时,许多威尼斯朋友都感到自豪。他们说威尼斯是马可·波罗的故乡,他就是从这里走向中国的,在意中两国之间铺设了一条悠久的友谊之路。中国朋友应该了解威尼斯人对中国这种特殊的感情。
这话讲得多么朴实亲切呵,至今它还在我心头索绕。
1979年底
自学提示
(1)这是一篇国际风貌通讯。
(2)风貌通讯要努力抓住特点,展现不同的地域风貌。简要分析此文通过水、桥、船等典型景物,多侧面地描绘威尼斯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地方特色。
(3)具体分析此文写景动静相衬的特点。
(4)指出此文所穿插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材料,并说明运用这些材料在风貌通讯中的作用。
(5)对照作者国内题材的通讯报道,领会此文优美清新的语言风格。
我们从米兰到威尼斯的夜晚,一下火车,天正落着小雨,走出站台便听到水声拍岸,浪花就在我们的脚下飞溅。安莎社的朋友们开来一艘小汽艇,正在码头上等候我们。他们风趣地说:“这就是我们威尼斯的汽车。”
船在弯弯曲曲的水道上行进,两岸闪烁着路灯,大片大片的雨丝在灯影里飘落着。从一些黑洞洞的建筑物里,偶尔也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水面上摇曳着长长的光影。一路上我们只觉得头顶上闪过一座座小桥,但记不清数目,也看不清都是些什么形状。
我们住的欧洲旅馆,好象就在水里盖起来的,它在自己的大门口建造了一座活动的码头,当我们提着行李踏上这摇摇晃晃的码头时,我突然感到这不是在上岸,而是登上一艘更大的航船。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推开窗子,只见窗下就是一条开阔的水道,大小船只不断地来来往往。这就是威尼斯著名的大运河。对岸是一个古老的堂,建筑得很漂亮,阳光在它的塔尖上闪耀。几只白色的海鸥上下飞翔,三四个披着黑纱的修女,正在教堂的门口悠闲地散步……好一幅幽美的画图啊!
我兴致勃勃地跑下楼去,想站在旅店的码头上看看两边的风景,谁知清晨潮水上涨,码头已浸在海水里。旅店主人不得不在码头上又架起木板当作浮桥,让客人们上下船时通行。旅馆东西两侧的餐厅,因为突出水面,潮水涨上来,大部分桌椅都泡在水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餐厅。
按照当天的日程,上午我们要到圣马可广场参观,向导领着我们从旅店连接陆地的后门走出去。街上这里那里还积存有未退尽的潮水,人们都穿着长统皮靴走来走去。狭窄的街道上还到处搭着木板,看来这种便桥家家都有准备,一旦水漫过来,家家搭起木板,纵横相连,整个街道和城市又可通行无阻了。
当威尼斯最著名的圣马可广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完全被它出乎意料的美丽怔住了。这个古老的广场是由教堂、钟楼和其它相称的建筑物所组成,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当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广场一半以上的地方还浸在潮水里。建筑物的清晰的倒影,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据当地向导告诉我,圣马可广场平时就很漂亮,很多人称它是威尼斯的明珠。但他认为最美丽的还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象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戏剔透,光彩照人。只是这种情景很难遇到,威尼斯虽然每天都有落潮涨潮,但出现水漫广场的景致,一年最多也不过几次。大家都认为我们运气实在太好,恰恰就在我们到达的第二天一早,威尼斯就以它最友好、最美丽的面貌接待了我们。
圣马可广场面临大海,是游人聚集的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广场上的圣马可教堂,也是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它是为《马可福音》的作者,圣徒马可兴建的。据说威尼斯人把圣马可当作保护神,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教堂正在修缮,四匹马只剩下一匹,其它三匹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广场周围,开设有许多饭馆和咖啡店,桌椅就露天摆放在广场上。白天,游人们在这里用餐,夜晚更是喝咖啡、听音乐最好的场所。据说,每当夏季游人最盛的时候,广场上夜夜灯光灿烂,乐声四起,歌声笑语彻夜不息,使这个美丽的广场,更增加一层迷人的色彩。
我们在威尼斯访问了两天,曾多次乘船经过市区,饱览了这座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据说威尼斯一共有400座桥梁和170多条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齐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
威尼斯还有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名叫“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这种船,大多漆成黑色。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如果时间充裕,往往喜欢雇只这样的小船,穿街过巷,缓缓而行,听听艄公的歌唱,饱览水乡的景物,真是别有一番风韵。
有一次,我们乘船路过马可·波罗的故居,这是一所古老的黄色的小楼,门前一座很大的石桥,名字就叫马可·波罗桥,桥头上钉有牌子。向导告诉我,这里现在住着居民,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遗憾的是这里十分狭窄,我们在船上没有合适的角度,结果连张照片也没有拍上。
威尼斯前不久才和我国苏州结为姊妹城,因此他们对中国客人特别热情。在我们所接触的意大利朋友中,包括威尼斯市长和夫人,都一再向我们询问苏州的情况,想了解苏州和威尼斯有哪些相似,有哪些不同,他们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句话,都希望有机会能到苏州去看看。市长说,他正在准备组织到苏州访问的代表团,为难的是,向他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
在谈到对中国的友好感情时,许多威尼斯朋友都感到自豪。他们说威尼斯是马可·波罗的故乡,他就是从这里走向中国的,在意中两国之间铺设了一条悠久的友谊之路。中国朋友应该了解威尼斯人对中国这种特殊的感情。
这话讲得多么朴实亲切呵,至今它还在我心头索绕。
1979年底
自学提示
(1)这是一篇国际风貌通讯。
(2)风貌通讯要努力抓住特点,展现不同的地域风貌。简要分析此文通过水、桥、船等典型景物,多侧面地描绘威尼斯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地方特色。
(3)具体分析此文写景动静相衬的特点。
(4)指出此文所穿插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材料,并说明运用这些材料在风貌通讯中的作用。
(5)对照作者国内题材的通讯报道,领会此文优美清新的语言风格。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串讲笔记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水城威尼斯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水城威尼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