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
(一)定义: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包括各种相互联系的金融机构,既包括正规(有组织的)的金融机构,也包括非正式(无组织的)的金融机构。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有组织的金融机构,更为重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一般包括这些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它的金融证券市场。其中中央银行简称为央行,主要承担了一个国家发行货币的任务,从而可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监督各种金融组织的活动。央行具有独立的决策的权力,其它的金融组织都要受它的影响。另一个很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主要进行各种存贷业务,直接经营,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都属于商业银行。它是有组织的金融系统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还包括一些专门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各种证券市场。
(二)功能
1、提供了可以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活动中,大量的交易都是通过货币作为中间媒介得以实现的。所以它首先提供了货币——交易媒介,这是由央行通过发行货币来实现的;另外一个方面,金融体系也提供了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的比率简称为货币化比率。
而流动性金融资产一般是一些活期存款,或现金,很容易变现,流动性较高。
金融系统是否完善可以作为衡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些标志性的指标。
2、提供了筹措资金、分配资金的途径;
即金融系统担负着从大量储户中集中储蓄,并将储蓄变为可以贷出的资金,然后输送给投资者的金融媒介作用。
金融系统所起的作用可以用资金流量表来衡量。
3、提供了在经济活动中转移风险、分散风险的手段;
它可以通过向投资者提供具有各种不同等级风险的资产,然后把这些资产分配给对风险有不同态度和不同感受程度的投资者。
4、提供了一整套能够促使经济趋于稳定的工具;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金融浅化(压抑、抑制);金融结构的二元性;
1、理论上: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在资本形成的数量方面,发达的金融系统提供了经济当中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使得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提高。
(2)在资本运营的质量方面,发达的金融系统提高了投资的效率或者边际收益。
良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可以帮助克服资本的短缺,改善资源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反之,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越落后,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越严格,则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抑制作用。
2、金融压抑理论
(1)提出:1973年;美国麦金农在他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在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先后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开创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先河。
他们提出:主流的货币理论以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它的假设条件是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也没有办法解释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现象问题。货币理论假定了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理论上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
(2)金融抑制:金融发展停滞不前从而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
▲3、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总体上不发达
第一,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
(1)金融市场价格扭曲;
在金融市场价格主要指的是利率,一个是存款利率、一个是贷款利率。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被政府压得很低,从而不能如实地反映资金的稀缺状况和供求状况,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银行的垄断现象。银行的垄断地位抑制了创新活动。
由于金融抑制使得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价格扭曲,表现在利率方面,没有反映真正的资源配置这一状况,只有解除金融抑制提高实际利率,提高经济的增长力。
(2)严格的信贷管制;
低利率造成了资金的过度需求,它是导致信贷配给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所以货币当局没有办法利用间接工具来进行操作,常常采取对信贷的直接管制。包括向政府扶持的一些部门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银行总是设法逃避这种低利率的信贷配给,而把资金投向高利率的非正规金融行为市场,而且为了获得信贷配给和优惠利率贷款而进行大量“寻租”行为,也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由于严格的信贷管制导致了这些国家资金没有流向有效率的部门,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3)金融市场的分割;
为了保证资金的投向能够符合政府的意图,发展中国家它的政府一般是建立了各种专门的信贷机构,并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还常常通过一些行政命令,中央银行要以非常低的,甚至是负的利率向新的一些特殊的信贷机构进行贷款,通过行政命令进行干预。从而造成了基础货币的过度供给,并最终引发了通货膨胀问题。
(4)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不发达;
货币市场通常只有银行间拆借市场,才初具规模,但是其它的一些市场,比如在外贸交易当中一些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则是很不发达的,甚至在某些国家根本没有这些票据市场,而且长期的资本市场只有政府债券的一级市场具有一定的规模,一般都是一些发行的市场,而且常常是政府强行出售给金融机构的。正规的金融市场它的不发达和利率限制,就使得私人钱庄,当铺、高利贷者等非正规的市场发展起来。这就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
(5)高准备金率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发展中国家为了控制信贷,增加政府收入,通常对于金融机构的存款实施了高的准备金率。高准备率使银行发放的贷款相对来讲就减少了。
第二,金融结构二元性或“二元的金融市场”;
一方面它是有组织的金融管理当局能够控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它们以低利率为现代产业部门和出口部门提供资金。
另一方面是民间无组织的金融当局不能够控制地进行高利贷活动的资金市场,它们则是满足那些被排斥在有组织金融市场之外的当地的小农场主、小企业主、小商人的资金需求,没有组织的,金融当局不能控制,那它提供的是高利率。
4、“金融深化”改革
为了促使金融系统实际规模的增长,扩大金融系统提供投资性贷款的能力,那么深化的金融发展战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从国内经济动员比较大量的储蓄,提高国民储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
(2)使所有国内投资者方便的获得投资所需的资金;
(3)确保整个金融系统资金配置的效率;
(4)通过金融活动动员及分配资金,减少经济在动员储蓄分配资金方面对于财政手段、外国援助以及通货膨胀方法的依赖。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的完善来达到这样一些活动。
(一)定义: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包括各种相互联系的金融机构,既包括正规(有组织的)的金融机构,也包括非正式(无组织的)的金融机构。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有组织的金融机构,更为重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一般包括这些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它的金融证券市场。其中中央银行简称为央行,主要承担了一个国家发行货币的任务,从而可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监督各种金融组织的活动。央行具有独立的决策的权力,其它的金融组织都要受它的影响。另一个很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主要进行各种存贷业务,直接经营,比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都属于商业银行。它是有组织的金融系统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还包括一些专门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各种证券市场。
(二)功能
1、提供了可以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活动中,大量的交易都是通过货币作为中间媒介得以实现的。所以它首先提供了货币——交易媒介,这是由央行通过发行货币来实现的;另外一个方面,金融体系也提供了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的比率简称为货币化比率。
而流动性金融资产一般是一些活期存款,或现金,很容易变现,流动性较高。
金融系统是否完善可以作为衡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些标志性的指标。
2、提供了筹措资金、分配资金的途径;
即金融系统担负着从大量储户中集中储蓄,并将储蓄变为可以贷出的资金,然后输送给投资者的金融媒介作用。
金融系统所起的作用可以用资金流量表来衡量。
3、提供了在经济活动中转移风险、分散风险的手段;
它可以通过向投资者提供具有各种不同等级风险的资产,然后把这些资产分配给对风险有不同态度和不同感受程度的投资者。
4、提供了一整套能够促使经济趋于稳定的工具;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金融浅化(压抑、抑制);金融结构的二元性;
1、理论上: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在资本形成的数量方面,发达的金融系统提供了经济当中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使得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提高。
(2)在资本运营的质量方面,发达的金融系统提高了投资的效率或者边际收益。
良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可以帮助克服资本的短缺,改善资源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反之,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越落后,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越严格,则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抑制作用。
2、金融压抑理论
(1)提出:1973年;美国麦金农在他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在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先后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开创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先河。
他们提出:主流的货币理论以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它的假设条件是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也没有办法解释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现象问题。货币理论假定了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理论上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
(2)金融抑制:金融发展停滞不前从而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
▲3、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总体上不发达
第一,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
(1)金融市场价格扭曲;
在金融市场价格主要指的是利率,一个是存款利率、一个是贷款利率。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被政府压得很低,从而不能如实地反映资金的稀缺状况和供求状况,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银行的垄断现象。银行的垄断地位抑制了创新活动。
由于金融抑制使得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价格扭曲,表现在利率方面,没有反映真正的资源配置这一状况,只有解除金融抑制提高实际利率,提高经济的增长力。
(2)严格的信贷管制;
低利率造成了资金的过度需求,它是导致信贷配给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所以货币当局没有办法利用间接工具来进行操作,常常采取对信贷的直接管制。包括向政府扶持的一些部门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银行总是设法逃避这种低利率的信贷配给,而把资金投向高利率的非正规金融行为市场,而且为了获得信贷配给和优惠利率贷款而进行大量“寻租”行为,也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由于严格的信贷管制导致了这些国家资金没有流向有效率的部门,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3)金融市场的分割;
为了保证资金的投向能够符合政府的意图,发展中国家它的政府一般是建立了各种专门的信贷机构,并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还常常通过一些行政命令,中央银行要以非常低的,甚至是负的利率向新的一些特殊的信贷机构进行贷款,通过行政命令进行干预。从而造成了基础货币的过度供给,并最终引发了通货膨胀问题。
(4)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不发达;
货币市场通常只有银行间拆借市场,才初具规模,但是其它的一些市场,比如在外贸交易当中一些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则是很不发达的,甚至在某些国家根本没有这些票据市场,而且长期的资本市场只有政府债券的一级市场具有一定的规模,一般都是一些发行的市场,而且常常是政府强行出售给金融机构的。正规的金融市场它的不发达和利率限制,就使得私人钱庄,当铺、高利贷者等非正规的市场发展起来。这就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
(5)高准备金率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发展中国家为了控制信贷,增加政府收入,通常对于金融机构的存款实施了高的准备金率。高准备率使银行发放的贷款相对来讲就减少了。
第二,金融结构二元性或“二元的金融市场”;
一方面它是有组织的金融管理当局能够控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它们以低利率为现代产业部门和出口部门提供资金。
另一方面是民间无组织的金融当局不能够控制地进行高利贷活动的资金市场,它们则是满足那些被排斥在有组织金融市场之外的当地的小农场主、小企业主、小商人的资金需求,没有组织的,金融当局不能控制,那它提供的是高利率。
4、“金融深化”改革
为了促使金融系统实际规模的增长,扩大金融系统提供投资性贷款的能力,那么深化的金融发展战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从国内经济动员比较大量的储蓄,提高国民储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
(2)使所有国内投资者方便的获得投资所需的资金;
(3)确保整个金融系统资金配置的效率;
(4)通过金融活动动员及分配资金,减少经济在动员储蓄分配资金方面对于财政手段、外国援助以及通货膨胀方法的依赖。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的完善来达到这样一些活动。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经济类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金融体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金融体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