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型自考 四川自考【课程】【书籍】订购入口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二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8:48 编辑整理:四川自考网 【字体:


  第6节 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

  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

  犯罪动机是可以克服的。教师的表扬与同学们的好感,大众传播媒介。

  第5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感觉被认为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具体对象是人,当然应该包括自我这个人在内。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④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1)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2)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3)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言语的音调、速度等特征统称言语表情。

  对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认知,必须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这正如中国有句老话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总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近因效应。

  鲁钦斯1957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的研究说明了晕轮效应。

  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类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最简单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容易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兴趣与动机;(2)需要与价值;(3)过去的;(4)认知者的性格;

  (5)情绪影响;(6)期待的影响。

  第6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与外因;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共变原则: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两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

  凯利的三度理论: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1)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2)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前面的几种归因理论都没有明确涉及到自我归因,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是对前面几种理论的补充。

  基本(主要)归因错误: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引起归因错误的原因:(1)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原因可能是:①我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多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②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们注重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

  (2)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的特点的作用。

  (3)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4)自我损害偏向。

  第6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③态度是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预期价值论强调人们的主观效用,而这种效用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每种结果的价值和采取这种立场时对各个结果的预期。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论又包含:平衡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平衡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的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①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这一观点源于格式塔的“完形原则”。②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失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失调理论,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汀格1957年提出。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归因理论由贝姆(1965,1972)提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出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

  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西尔斯对这和模型进行了简化与补充,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啬,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

  贾尼斯对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研究结果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决策后失调 当决策后失调与购买行为相联系时,又称为购买后失调。

  怎样减小像这种购买后失调呢?人们在决事常倾各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人们认为被自己选中的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没有被选择的方案更缺乏吸引力。

  第7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二节 人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 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成本及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及接近性(接近性是空间上的)。

  与吸引有关的三个个人特质: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力。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

本文标签:四川自考 教育类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zk.sc.cn

本文地址:http://www.sczk.sc.cn/zl_jyl/8986.html


《四川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nav

自考社会心理学串讲资料二

编辑:四川自考网 日期:2018-05-23 阅读:
课程购买

《自考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39.9元/科!


  第6节 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

  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

  犯罪动机是可以克服的。教师的表扬与同学们的好感,大众传播媒介。

  第5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感觉被认为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具体对象是人,当然应该包括自我这个人在内。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④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1)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2)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3)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言语的音调、速度等特征统称言语表情。

  对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认知,必须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这正如中国有句老话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总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近因效应。

  鲁钦斯1957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的研究说明了晕轮效应。

  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类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最简单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容易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兴趣与动机;(2)需要与价值;(3)过去的;(4)认知者的性格;

  (5)情绪影响;(6)期待的影响。

  第6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与外因;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共变原则: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两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

  凯利的三度理论: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1)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2)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前面的几种归因理论都没有明确涉及到自我归因,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是对前面几种理论的补充。

  基本(主要)归因错误: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引起归因错误的原因:(1)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原因可能是:①我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多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②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们注重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

  (2)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的特点的作用。

  (3)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4)自我损害偏向。

  第6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③态度是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预期价值论强调人们的主观效用,而这种效用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每种结果的价值和采取这种立场时对各个结果的预期。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论又包含:平衡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平衡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的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①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这一观点源于格式塔的“完形原则”。②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失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失调理论,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汀格1957年提出。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归因理论由贝姆(1965,1972)提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出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

  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西尔斯对这和模型进行了简化与补充,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啬,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

  贾尼斯对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研究结果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决策后失调 当决策后失调与购买行为相联系时,又称为购买后失调。

  怎样减小像这种购买后失调呢?人们在决事常倾各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人们认为被自己选中的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没有被选择的方案更缺乏吸引力。

  第7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

  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①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②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③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二节 人际吸引

  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①依附②社会整合③价值的保证④可靠的同盟感⑤得到指导⑥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 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成本及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及接近性(接近性是空间上的)。

  与吸引有关的三个个人特质: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力。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

微信扫一扫,进群领取资料!

    微信咨询老师
  • (扫码加入[四川自考交流群])
    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备考方案》,马上领取!
最新真题、复习资料、模拟试题 | 一键领取 >>
【四川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